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鹏2026年量产人形机器人,车企跨界新赛道,想象空间有多大?

   时间:2025-05-22 18:50:01 来源:华尔街见闻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小鹏汽车近日宣布了一项令人瞩目的计划,即在2026年量产人形机器人。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人对小鹏此举表示不解,认为其在汽车行业尚未达到顶尖水平,为何急于涉足机器人领域。

然而,摩根士丹利在随后发布的一份研报中,对小鹏的这一决策给出了积极评价。研报指出,小鹏汽车并非心血来潮,而是顺应了技术发展的趋势。尽管它并非首家涉足人形机器人的车企,但其在AI智能汽车领域所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为其人形机器人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摩根士丹利进一步分析,小鹏汽车约70%的AI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例如,自动驾驶的大模型、图灵AI芯片和算法仿真平台等技术,均可以直接从汽车领域迁移至机器人领域。这表明,小鹏在AI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积累,为其人形机器人项目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车企在机器人领域的优势不仅限于技术迁移。摩根士丹利还指出,车企在数据、能源、算法和制造等方面,均具备天然的协同优势。这些优势为车企涉足机器人领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车企拥有大量、多样化的真实世界数据。这些数据包括自动驾驶数据、智能座舱交互数据、智能制造数据以及飞行数据等。这些数据为AI大模型训练机器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其次,电池技术是决定机器人续航能力的关键因素。车企在电动化领域深耕多年,具备解决电池能量密度等技术难题的能力。这为人形机器人脱离电源自由活动提供了可能。

再次,自动驾驶技术与人形机器人的决策中枢存在相似之处。车企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过程中,已经搭建了大规模的仿真平台和算法。这些平台和算法同样可以被用于训练人形机器人,使其具备“看、想、动”的能力。

最后,制造能力是车企涉足机器人领域的又一重要优势。车企拥有成熟且可规模化的供应链,具备量产机器人的能力。这使得车企在机器人领域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在电话会上,小鹏汽车明确提出了三管齐下的增长战略:AI智能汽车、全球化扩张和人形机器人。这三条路线将共同推动小鹏实现可持续的高成长。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表示:“我们的增长潜力才刚刚开始释放。”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