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羽绒服品牌鸭鸭,近日在其2025全球战略发布暨生态伙伴峰会上,高调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三年内冲刺上市,目标直指千亿市值。这一战略蓝图不仅涵盖了线上市场的巩固、线下业务的升级,还包括了全球化市场的拓展。
自2024年战略发布会提出“全球鸭鸭,亿件梦想”的愿景以来,鸭鸭再次通过行业大会的形式,向外界详细阐述了其未来的发展路径。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鸭鸭不仅构建了多元化的明星代言人矩阵,包括与顶流明星王一博等签约,还通过一系列营销策略,试图重振品牌势能。
这一系列变革的背后,是曾任雅鹿羽绒服电商操盘手的樊继波。他曾将雅鹿的电商业务推向数十亿元规模,如今他希望在鸭鸭身上复制这一成功。樊继波不仅是一位精通线上游戏规则的电商专家,更是一位在资本市场上游刃有余的运作高手。他通过铂宸投资,以15亿元的价格收购了鸭鸭股份的全部股权,并牢牢掌握了这一品牌。
回顾鸭鸭的历史,它曾是中国羽绒服的鼻祖。上世纪50年代,一群上海青年在江西九江鄱阳湖畔开启了水禽养殖,鸭鸭品牌由此诞生。1972年,鸭鸭品牌创立,成为中国第一件羽绒服的制造者,并一度占据了国内羽绒服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创下了日销10万件羽绒服的行业纪录。然而,进入新千年后,鸭鸭逐渐走向没落,直至2011年底在国企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其95%的股权被公开挂牌转让。
2012年,鸭鸭被维科控股集团收购,但并未能实现预期的资本市场突破。直到2020年,鸭鸭迎来了第二次重组,樊继波通过铂宸投资接手了鸭鸭。在他的带领下,鸭鸭围绕品牌运营和平台构建两大重点,开始了品牌革新、渠道重建和市场扩展的一系列举措。这些努力使得鸭鸭在线上电商渠道的销售实现了快速回暖和直线攀升,GMV从2019年的8000万元冲上了百亿大关。
鸭鸭的成功,离不开其对线上渠道的敏锐洞察和全力押注。在视频带货和直播电商爆发之际,鸭鸭迅速入驻各大主流电商平台,通过达人播和店播等方式,全面拥抱流量。而低价策略,则是鸭鸭横扫线上渠道的核心武器。其主力产品体系切中了401-600元这一消费者可接受程度更高的价格带,与羽绒服的主力目标消费群体相契合。通过“低价换市场”,鸭鸭实现了线上渠道的崛起。
鸭鸭还顺应国货崛起的大潮,将自己定位为“国民羽绒服”,借助于低价策略和国货潮流,成功迎合了部分国民消费者的情绪。同时,鸭鸭也构建了多层次的产品价格体系,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
然而,鸭鸭的崛起并非没有挑战。过度依赖线上渠道、行业低毛利的特点以及不断走高的流量成本,都使得鸭鸭的盈利情况并不如高增长的GMV数据那般亮眼。尽管如此,鸭鸭在营销投入上却毫不吝啬,签约了多位一线明星作为代言人,并策划了一系列品牌营销活动,这些努力使得鸭鸭在赚足噱头的同时,也拉动了产品销售的增长。
在流量和营销之外,鸭鸭的下一步故事将如何讲?樊继波给出的答案是:资本。他尝到了资本杠杆的甜头,并计划通过上市来缓解鸭鸭的资金压力、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为此,樊继波不仅推动了鸭鸭的多次股权质押融资,还通过增持受让等方式掌握了A股上市公司万林物流的控制权,为鸭鸭的上市之路留下了想象空间。
然而,鸭鸭要想独立快速冲击二级市场并不容易。监管趋严、消费类企业审核没有太多松绑的迹象都使得鸭鸭的上市之路充满挑战。因此,借壳万林物流成为了一个更好且更为紧要的选择。尽管此前双方曾多次否认借壳一事,但在社交媒体上仍有不少关于鸭鸭与万林物流重组的猜测和分析。
在鸭鸭2025全球战略发布暨生态伙伴峰会上,鸭鸭股份公司副总裁陆占武表示,鸭鸭希望未来能在国内主板独立IPO。但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鸭鸭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仍需付出不少努力。而樊继波已经布好了资本局,他将如何打出第二手牌,将决定鸭鸭未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