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鹏飞集团,作为山西省民营企业的领头羊,以其煤炭、焦炭及化工等流程制造业务为核心,年营收超千亿,拥有超过2.5万名员工,煤矿遍布吕梁、长治、晋城等地。这家重型工业巨头的数字化转型之旅,自2019年起悄然展开,旨在响应工信部“两化融合”号召,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六年时光流转,鹏飞集团的信息化、数字化进程逐渐步入正轨,对数字化工具的需求也日益精细化。2024年初,互联网大厂的离职员工李怀志,带着满腔热情,加入了鹏飞集团数智中心,投身于人力板块业务的数字化建设。
在鹏飞集团,班前会对于矿工而言,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工班长需在下矿前,根据最新生产数据和勘测报告,向矿工传达安全隐患点,强调安全规范,确保每位矿工对作业环境有清晰认知。然而,鹏飞集团下属20余座煤矿,每天约400场班前会,由于地理位置分散,线下巡查极为耗时费力,且一线员工在井下无法实时获取会议信息,增加了管理难度。
面对这一痛点,鹏飞集团决定引入新的数字化工具。经过调研,他们选择了飞书定制而成的“鹏飞智翼App”,主要利用飞书的多维表格和People功能,为班前会管理带来革新。
如今,鹏飞集团的每场班前会都实时接入鹏飞智翼系统。管理人员通过多维表格,可轻松查看会议状态,甚至直接入会。会后,AI自动判断会议合格程度,会议达标率从70%跃升至95%。这一变革,不仅提升了管理效率,更确保了安全信息的有效传达。
然而,鹏飞智翼的作用远不止于此。作为企业的数据中枢和门户,它承接了大批量数据的输入,解决了ERP、BI等跨平台数据的协同流转问题。李怀志表示,新系统上线后,OA审批流程几乎实时完成,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公司圈”功能也让他感受到了传统企业办公中难以展现的企业文化。
随着集团数字化顶层设计的深入,鹏飞智翼的潜力进一步显现。它不仅实现了跨平台数据的调用和共享,还参与到了一线矿工井下作业的三维数据采集工作中。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的“智能仿三维”,实时监测高危行为及环境异常,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矿工所佩戴的手环,也成为了智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数据源。手环中的异常数据自动上传至鹏飞智翼,通过飞书提供的接口,与ERP、BI系统实现数据互通。一旦矿工的心率、血氧等关键指标超过安全阈值,系统迅速触发预警机制,并生成应急预案,为矿工生命安全筑起坚固防线。
在国家加速推动煤矿智能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鹏飞集团紧跟时代步伐。依据国家能源局的相关要求,系统自动生成的设备巡检记录与人员操作日志,已整合形成标准化的数据资产包,直接对接省级煤矿安全监管平台,确保煤矿运营的合法合规性。
鹏飞智翼依托多维表格构建的数据中枢,正逐步打通井下传感器网络与地面指挥系统,为矿工配备永不疲倦的“AI安全员”。这场始于办公协同的数字化转型,正悄然改变着百年煤矿业的管理基因,让传统重工业在数字浪潮中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