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未来智能CEO马啸:耳机为舟,驶向AI终极战场

   时间:2025-05-13 21:08:52 来源:钛媒体APP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与未来智能CEO马啸的对话中,一幅关于AI技术深度融入日常生活的未来图景逐渐清晰。他的愿景与凯文·凯利在《5000天后的世界》中的描述不谋而合:一个万物互联、现实与数字完美融合的AR世界,人们可以自由对话、协作,新的组织形式应运而生,颠覆现有公司形态。

马啸以办公场景为切入点,构想了一个以耳机等硬件为入口的未来智能生态系统。这些硬件如同人体的“耳朵”和“眼睛”,收集数据,驱动AI,进而延伸至用户的工作流和任务流。viaim大脑作为核心,通过AI Agent的方式执行用户任务,构建用户粘性。

尽管有人可能会质疑,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吸引投资的创业故事,但事实并非如此。马啸透露,未来智能已经实现了盈利,iFLYBUDS用户累计使用时长超过700万小时,覆盖50多个行业、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货量超过20万,累计用户突破100万。AI功能累计调用次数破千亿,月活人数同比增长超两倍。

近日,未来智能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 A+轮融资,由启明创投和上海国投孚腾资本联合领投。这一轮融资无疑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投融资环境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多家投资机构仍在积极接洽未来智能的新一轮融资,看重其在垂直场景中的产品化能力和数据沉淀后的再开发价值。

在5月13日的发布会上,未来智能推出了两款全新的耳机产品:讯飞AI会议耳机iFLYBUDS Pro3与Air2,以及viaim大脑的全新升级。马啸强调,AI耳机首先得是一副好耳机,不仅要提供优质的AI服务,更要确保用户体验。他直言,上一代iFLYBUDS在音质方面已有不错表现,但市场认知尚需建立。

为此,未来智能选择了中国爱乐乐团作为调音合作伙伴,对iFLYBUDS进行精细调教,使其呈现出更宽广的音域、更细腻的音色和更震撼的声场效果。马啸表示,未来智能的目标是将“一副好耳机”与“一个好AI”完美结合,让用户因为“买耳机还送个AI”而选择iFLYBUDS。

在降噪方面,iFLYBUDS不仅在ANC主动降噪方面做到行业头部,还在ENC环境降噪方面大幅拉开与其他厂商的差距。在电话或会议场景中,ENC能够屏蔽环境杂音,只凸显用户自己的声音,更加实用。

马啸还分享了未来智能的“双引擎”战略:一个是AI大脑做粘性,提供深度服务;另一个是硬件做入口,围绕AI大脑的办公场景。这些硬件入口可能是耳机,也可能是未来更有想象空间的各种产品,都是AI大脑的“眼睛”和“耳朵”。

他提到,行业关注的焦点正从模型层过渡到应用层,2025年被公认为Agent元年。未来智能不仅要解决输入的问题,更要解决执行的问题。AI Agent是一条可行的路径,能够主动辅助用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完成工作。

未来智能CTO王松介绍了viaim的技术框架,它以人体机能隐喻构建,包括感知层、智能推理模块、实时交互能力和安全体系。viaim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能够主动辅助用户工作的“智能伙伴”或“数字同事”。

对于其他厂商可能模仿的担忧,马啸表示并不担心。他认为,AI大脑围绕硬件的创业模式未来会很多,关键是谁能够专注。未来智能团队的经验是,做得越宽越泛,用户越分散,价值体验感也越失焦。专注垂直领域,把功能做到极致,用户就能马上感受到产品的价值。

马啸还提到,下一代AI硬件不应该由传统公司去做。传统公司难以跳出已有的思维模式,而AI产品需要软件能力、平台服务和迭代思想,以及硬件的严谨思维。未来智能正在成为一家下一代AI硬件公司,硬件、AI和服务三者实现超强耦合。

未来智能不仅要在国内保持持续增长,海外市场扩张也是重中之重。iFLYBUDS凭借其差异化优势和在国内验证的营销策略,预期在海外市场也能实现高转化率。

马啸认为,互联网巨头虽然资源丰富,但在硬件方面往往轻视其规律,导致产品体验一般。未来智能则致力于将软件能力和平台服务与硬件的严谨思维相结合,打造下一代AI硬件。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