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户外运动市场近年来持续升温,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在此背景下,国产户外品牌伯希和于4月28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计划在香港主板上市,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伯希和自2012年成立以来,凭借其“平价高性能”的市场定位和全渠道营销策略,迅速崛起,被誉为“中国版始祖鸟”,并获得了腾讯、启明创投等资本的支持。
伯希和的快速发展与中国户外运动市场的快速增长密不可分。自2009年探路者成功登陆创业板以来,户外运动行业迎来了投资热潮。然而,同质化价格战和高端市场被国际品牌占据等问题,使得中国户外市场经历了洗牌。伯希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抓住了疫情催生的“户外热”机遇,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
据招股书显示,伯希和近年来的业绩呈现出“火箭式”增长。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3.78亿元增长至17.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15.86%。同时,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显著提升,年内溢利从2431.1万元增长至2.83亿元。伯希和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其核心产品——冲锋衣的热销。公司被誉为“中国单体羽绒冲锋衣首创者”,累计销售约380万件冲锋衣,销量实现了144%的年复合增长率。
在销售渠道方面,伯希和高度依赖线上DTC销售渠道。报告期内,线上DTC销售渠道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7.5%、82.8%及76.5%。伯希和深谙“短视频+种草经济”的流量法则,通过联合户外达人推出短视频、签约明星代言和赞助极限运动员等方式,精准触达目标消费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然而,伯希和的快速增长也伴随着一些隐患。过度依赖单一品类使得公司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薄弱。同时,随着国际品牌加速本土化进程和本土竞争对手的猛攻,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加速重构。伯希和的存货规模持续增长,库存积压风险上升。品牌价值的深层危机也不容忽视。伯希和的品牌叙事仍停留在“挑战国际大牌”的对抗性话语体系,而“命名风波”更是将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伯希和仍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和塑造品牌文化。招股书显示,伯希和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海外市场拓展、品牌建设、完善多渠道销售网络和加大研发投入等方面。然而,拓展海外市场并非易事。伯希和此前引入的法国鞋履品牌Excelsior并未能成为新的增长曲线。同时,伯希和的高端化尝试也面临诸多困难。尽管公司推出了高端配置的登山硬壳冲锋衣等高端产品,但线上线下均以吊牌价6-7折出售,且线下门店中高端产品的陈列位置也让位给了畅销产品。
在凭借极致性价比完成原始积累后,伯希和如何撕掉“廉价替代”的标签,构建真正的品牌文化,将是其登陆资本市场后的重要课题。伯希和需要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强抗风险能力、提升品牌价值、拓展多元化产品线,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