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支付领域的激烈竞争中,支付宝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微信支付的步步紧逼,尤其是淘宝开始接纳微信支付后,支付宝昔日的电商生态优势逐渐褪色,其未来之路显得扑朔迷离。
2025年,支付宝两大事件引发了全民关注。一是“5分钟订单减免20%”的促销活动,另一则是其倾力打造的“碰一下”支付功能。作为支付宝重点推出的新业务,“碰一下”在短短321天内用户量便突破1亿大关,这一速度远超扫码支付初期的30个月。
在近期举办的支付宝“碰一下”生态大会上,蚂蚁集团CEO韩歆毅表示,“碰一下”功能直击用户痛点,备受用户青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作为阿里系支付巨头,支付宝凭借淘宝电商生态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并通过余额宝、花呗等业务拓展至理财、借贷等领域,稳固了中国支付行业领军者的地位。
然而,蚂蚁集团的高利润状态并非高枕无忧。云闪付、各大银行的线上支付生态以及社交属性强大的微信支付,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支付宝的发展。为此,支付宝不断探索新的业务领域,引入社交、游戏、短视频等功能,推出了蚂蚁森林、集五福等热门产品。
在蚂蚁集团20周年庆典上,马云现身并发表讲话,强调未来应继续坚持过去的理念,用科技改善普通人生活。他提到,要让AI与情怀相互赋能,这显示出阿里对蚂蚁集团的期待远不止于支付业务。然而,目前蚂蚁集团仍主要停留在支付领域,距离马云的愿景尚有距离。
支付宝“碰一下”业务的核心在于NFC技术,这一技术在一二线城市已广泛应用,手机刷公交、地铁已成为日常操作,手机作为门禁卡、饭卡等使用也愈发普遍。以小米为例,即便是千元机也标配了NFC功能,支持交通卡、门卡、车钥匙及Mi Pay等,极大提升了便利性。
然而,整个手机行业已建立了完善的NFC生态,支付宝“碰一下”显得略显多余。在支付方面,用户只需用手机NFC刷POS机即可完成支付,效率并不比“碰一下”低。华为已推出解锁屏幕即支付的功能,进一步提升了支付便捷性。
“碰一下”的其他功能目前也非刚需。例如,与雅迪合作的全球首款“碰一下”智能电动车,对九号、小牛等品牌车主并无吸引力。当然,对于智能化研发实力较弱的电动车品牌而言,“碰一下”或许是个机遇。但即便如此,该功能在智能电动车领域已属常规。
支付宝“碰一下”能否成为其向科技公司转型的转折点,创造第二个“鸿蒙神话”,尚需观察。毕竟,NFC已是成熟产业,而“碰一下”并未带来革命性变化。便捷性方面,扫码支付已快速崛起并成为主流,淘汰了钱包等物品。相比之下,“碰一下”并未节省太多时间,且仍依赖支持NFC功能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