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市场中,一个备受投资者关注的指标——“金银比”,近期罕见地突破了100大关,这标志着白银相对于黄金的表现极度疲软。这一现象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讨论,投资者纷纷探讨历史是否会重演,以及当前是否是布局白银的良机。
金银比,简而言之,是通过将黄金价格除以白银价格得出的一个比值。例如,当国际金价达到3320美元/盎司,而国际银价为33美元/盎司时,金银比即为100.6。回顾历史数据,金银比的波动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通常100或80被视为高位,而40附近则是低位。当前金银比突破100,不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白银的投资性价比开始显现。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金银比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回顾历史上金银比处于高位前后的市场走势。
1986年,黄金价格上涨,而白银价格却下跌,金银比在10月达到77的高点。随后,黄金继续上涨,白银价格也直线拉升,金银比得以修复。这一时期的背景是《广场协议》签署后美元贬值,以及美联储降息,共同推动了黄金的走强。白银则因工业需求下滑和产量持续增加,导致价格持续下降。直到1987年,白银库存拐点出现,经济复苏增加了白银需求,金银比才从77回落至50。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1991年,黄金在连跌三年后企稳,而白银因工业需求下滑和苏联解体前夕大规模抛售白银储备等原因,金银比最高涨至100。金银比的修复直到1997年至1998年间才出现,东南亚经济危机后,资金涌入美元避险,互联网技术革命则带动了对白银的工业需求,金银比最低降至69。
进入21世纪,金银比也经历了几次大幅波动。2003年,黄金先触底反弹,白银则反应较慢,金银比在6月达到82的高点。白银的反弹乏力与工业需求疲软和库存持续增长有关。而黄金则受益于美联储降息和9·11后的避险需求。金银比的修复以白银的补涨形式完成,2003年10月至2004年4月间,白银大涨69%,黄金仅上涨14%。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金银比再次飙升,达到84。机构为了弥补其他资产亏损,被迫抛售黄金和白银,但白银因具有较强的工业属性,跌幅更大。之后,随着经济复苏和对白银需求的增加,金银比逐渐修复。
最近的一次金银比大幅波动发生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机构恐慌抛售贵金属,白银跌幅更大,金银比最高达到124。之后,随着美联储大放水和经济复苏预期,以及新能源的发展推升了对白银的需求,金银比得以修复。
如今,金银比再次突破100,这次是在特朗普关税风暴的冲击下,黄金表现出更强的抗跌性,金银比因此攀升至105。借鉴历史经验,如果市场走势重演,白银或许值得投资者期待。然而,过程和等待时间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