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璞泰来2025年业绩大考:负极材料市场内卷,93%增长目标如何实现?

   时间:2025-04-27 21:56:51 来源:钛媒体APP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24年,全球负极材料市场经历了出货量增长与产能过剩的双重考验。由于产能扩张速度过快,市场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价格战愈演愈烈,众多企业陷入营业收入和利润双下滑的困境。璞泰来(603659.SH),作为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及自动化装备与服务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样未能幸免于这场行业风暴。

璞泰来在2024年的业绩表现继续延续了前一年的下滑趋势,且下滑幅度进一步扩大。公司的年报数据显示,全年营业收入为134.48亿元,同比下降12.3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91亿元,同比下降37.7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0.63亿元,同比下降40.30%。这一颓势主要受到负极材料业务的影响,产销两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然而,随着负极材料价格自2024年底开始逐步回升,璞泰来在2025年一季度迎来了业绩的反弹。公司一季度营业总收入达到32.15亿元,同比增长5.96%;净利润为4.88亿元,同比增长9.6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74亿元,同比增长13.20%。这一表现不仅让璞泰来在A股同行中名列前茅,也为其全年业绩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尽管市场有所回暖,但璞泰来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公司在一个月前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中,将2025年的净利润目标设定为23亿元,较2024年近乎翻倍。然而,当前负极材料市场仍面临石墨化外协过剩、下游需求增量有限等难题,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因此,璞泰来要实现这一利润目标,难度不小。

根据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与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显示,2024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220.6万吨,同比增长21.3%,其中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占比高达95.9%。然而,负极材料产能并未被市场及时吸收,导致供需失衡,价格下行压力增大,行业利润逐渐收窄。

璞泰来的膜材料与涂覆事业部在2024年表现相对稳健,涂覆加工、基膜、PVDF、勃姆石等业务继续保持销售量良好的增长,盈利能力保持相对稳定,为公司贡献了主要利润。其中,PVDF及其衍生产品的产销增幅均超过了95%,成为公司业绩的一大亮点。

然而,负极材料市场的错配不仅影响了璞泰来2024年的业绩,还迫使其放缓了负极材料产能的释放速度。此前,公司曾募资投向“年产10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建设项目”,但由于负极材料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持续下行,该项目被迫按下“暂停键”。截至2024年末,项目资金使用进度仅达53.92%,预定可使用状态也被推迟至2026年12月底。

对于2025年负极材料市场的走势,行业内普遍持谨慎乐观态度。贝特瑞财务总监刘志文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负极材料价格目前处于低位运行,2025年材料市场总体需求量会保持增长,但受国内外形势影响会产生较大波动。预计总体价格会根据市场情况有一定修复。

尽管市场有所回暖,但璞泰来仍需要面对石墨化外协市场供过于求、下游需求提升不明显等挑战。在电池厂商竞价机制下,短期内负极材料价格涨幅有限。因此,璞泰来要实现股权激励计划中的利润目标,还需要在成本控制、市场拓展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