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太空物流竞赛:中国商业火箭如何弯道超车?

   时间:2025-04-27 09:48:10 来源:钛媒体APP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浩瀚的宇宙探索征途中,商业火箭正逐渐成为连接地球与星辰大海的桥梁。一个名为“50x50”的深度探索栏目,正以全球视野聚焦于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力量,每期深入一个细分技术赛道,挖掘最具颠覆潜力的创业公司。本文将带您走进商业火箭这一激动人心的领域,探索其背后的技术创新与市场潜力。

提及商业火箭,不得不提的是其本质——物流行业的新形态。商业火箭的货主需求主要来自卫星,其中最为瞩目的当属美国太空技术公司SpaceX推出的“星链”项目。该项目计划部署4.2万颗卫星,为全球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自2019年启动以来,已发射超7000颗卫星,平均每年发射数量惊人。

面对这场全球低轨道卫星争霸战,中国也迎头赶上。2023年前后,中国启动了“千帆星座”、“GW星座”和“鸿鹄-3”三个与“星链”相抗衡的星座计划。然而,尽管目标部署卫星总数高达3.8万颗,但截至当前,已发射数量仅刚刚超过100颗,年均发射数量远低于美国。这一差距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运力需求。

据测算,若单星重量按500kg、发射价格按4万元/kg估计,该增量市场可达7600亿,年均发射次数将达到约500次。随着卫星5~7年寿命的更新迭代,补网需求将持续带来市场机遇。然而,当前的运力现状却极为有限,庞大的运力需求与有限的运力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美国市场,SpaceX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市场垄断地位,独占了99%的卫星发射市场份额。而在国内市场,由于市场刚刚兴起且各家公司的技术起点相近,因此短期内不会出现类似SpaceX的垄断型企业。这为各家火箭公司提供了充满想象力且公平的市场机会。

在商业火箭领域,货主对火箭公司的诉求主要集中在运量、运输过程可靠性、运力排期灵活性和运输成本四个方面。其中,运输成本是当前全行业最关心且亟待优化的维度。商业火箭的终局是解决可重复使用和高成本问题,未来哪家公司的成本更低,谁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SpaceX之所以能在商业航天赛道引领变革,关键在于其成功降低了火箭运输成本至1500美元/公斤,并向着100美元/公斤的目标进发。相比之下,美国其他商业火箭公司的发射成本仍在2万美元/公斤左右,而我国的商业火箭公司运输成本仍远高于6万元人民币/公斤的水平。

SpaceX实现成本降低的秘诀在于其技术创新。首先,通过提升火箭运力至100吨以上,大幅降低了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其次,采用不锈钢卷成箭体、更高效的蒙皮桁条取代传统铝合金火箭工艺,成本直降10倍;再者,使用“筷子夹火箭”回收模式,将火箭的重复利用效率做到了史无前例。极高的发射频次形成的规模效应和其他因素共同促成了SpaceX在行业里的成本革命。

在国内市场,一家技术路线全面对标SpaceX星舰产品的创业公司——宇石空间,正备受瞩目。该公司由唐文博士创办,刚刚完成了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宇石空间拥有全国首个实现不锈钢火箭技术路线的整建制团队,创始人兼CEO唐文博士拥有丰富的液体火箭动力及结构工作经验。

近日,唐文博士接受了钛媒体创投家的对话邀请,就宇石空间的技术路线选择以及中国商业火箭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全球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沟通。唐文博士表示,不锈钢火箭凭借其材料性能优势,在回收过程中能够消耗更少的能量、拥有更强的运载能力,并且在未来二子级回收工作中可以极大地减少保护铝合金材料的防热层成本。

唐文博士还解释了为何选择液氧甲烷作为动力方案以及“筷子夹火箭”回收模式的优势。液氧甲烷发动机解决了液氧煤油发动机容易结焦和积碳的问题,更适合火箭的重复使用。而“筷子夹火箭”回收模式在运力、制造成本和复用速度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在谈到制约商业火箭行业发展的普遍性问题时,唐文博士指出,价格高和产能低是当前行业面临的两大困境。价格高主要表现为运输成本降不下来,而产能低则表现为火箭工艺和技术限制了每年的火箭产量和发射数量。他强调,创新是提升产能的关键途径之一,宇石空间所坚持的不锈钢箭体路线正是这种创新的体现。

对于中美在商业火箭上的差距是否不可追赶的问题,唐文博士表示乐观。他认为,在商业火箭领域,中国一定会赶上美国。SpaceX已经验证了商业火箭的发展路径,实际上已将火箭发射的相关技术问题转化为一个工程问题。而中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当找到能够发挥这一能力的战略方向时,“后发优势”将非常明显。

宇石空间计划在2027年上半年实现自制火箭的首飞,并希望首飞火箭的价格能做到3万元/公斤以下。目前,该公司已经接到了首飞客户的诉求,希望将一个探测器送上探索火星的轨道。随着火箭二级不锈钢薄壁共底贮箱的下线,宇石空间距离首飞任务又近了一步。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