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京东外卖巷战正酣,地推红利渐退,长期战果待考

   时间:2025-04-25 09:01:20 来源:钛媒体APP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外卖市场的风云再起,一场新的战役悄然拉开序幕。地推服务商郭宏(化名)凭借其敏锐的市场嗅觉,迅速加入了京东外卖的地推大军,成为了这场战役中的一名“先锋”。他的果断决策,让他和团队在早期就尝到了不少甜头。

据郭宏透露,京东外卖在初期拥有较大的市场空白,且商家入驻的回报相较于其他品类的地推更为丰厚。在顺利的情况下,他们团队平均每人每天能成功签约十多家商家。网络上流传的“3天挣到以往一个月收入”的说法,在他的亲身经历下显得并不夸张。

刘强东的亲自下场送外卖以及他对竞争对手的怒斥,无疑预示着外卖市场的战火将持续升级。京东要做外卖领域“鲶鱼”的决心,已经不言而喻。在电商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本地生活服务成为了京东寻找下一条增长曲线的必然选择。而美团闪购的崛起,尤其是3C品类订单的暴增,也让两家公司之间的战火愈烧愈烈。

京东外卖自上线以来,表现不俗。4月中旬,京东黑板报发布消息称,当日京东品质外卖订单量将超过500万单。自3月以来,由于短期内的下单量暴增,京东外卖系统多次出现崩溃故障。这一成绩的背后,既得益于京东在舆论战中占据的道德制高点,也离不开其自身的决心和投入。

然而,想要在深耕外卖领域十余年的美团和饿了么口中“抢食”,对于京东而言绝非易事。无论是骑手规模所带来的配送效率限制,还是商家管理、操作流程等层面的基本功修炼,京东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郭宏和他的团队虽然在地推初期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但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他们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郭宏表示,他所在区域的京东外卖市场已经基本饱和,该入驻的商家基本都已经入驻,剩下的商家要么是对外卖平台有强烈不满,要么是不愿意降低利润与平台共同进行用户补贴,要么是怀疑京东外卖长期能带来的单量。对此,郭宏也感到无奈,他认为“只能让时间来证明”。

另一位地推人员陈国胜则分享了他的地推经历。他表示,在刚开始做京东外卖地推时,由于缺乏经验,他紧张得声音都发抖,几乎忘光了提前准备好的话术。但在京东外卖优厚的入驻条件下,他第一天还是成功签约了3户商家。随着经验的积累,他发现业务推进的最大阻碍来自于商家的信任度。为此,他听从朋友的建议制作了京东工牌,很快就收到了效果。

全职地推顾云翔则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他先在美团上进行筛选,优先选择评分高、线上单量高的商家进行洽谈。同时,他还在小红书、抖音上注册了账号,通过发布宣传视频来吸引商家。依靠线上渠道的引流,他也成功签约了数十户商家。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服务商的加入,京东外卖的地推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卷。单户商家的签约奖励已经从早期的一百多元减少到50-80元。为了节约成本,一些地推服务商开始采用本地招聘兼职的方式,通过快速培训和拓展来抢占市场。

京东外卖为地推领域带来的“风口”正在逐渐消失,从“挣快钱”的模式转变为“查漏补缺”的稳定模式。郭宏表示,他现在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深挖其他地推人员没有谈下来的商家,或是此前从未做过线上外卖的传统餐饮老店上。这类商家的签约周期要长很多,但他仍然坚持每天努力拓展。

随着商家数量的饱和,京东外卖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他们需要加强对商家的审核和管理,防止无实体店铺商家等不合规商家的涌入;另一方面,他们还需要提高配送速度和服务质量,以吸引和留住用户。

在补贴方面,京东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虽然他们表示在补贴方面的投入“非常坚决”,但随着补贴力度的逐步降低,用户的留存率和复购率将成为京东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服务商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京东外卖的不定期超额补贴正是系统频频陷入瘫痪的重要原因之一。

京东外卖在商家后台方面也存在不少亟需优化的环节。一些商家反映,后台操作步骤繁琐且耽误时间。而京东外卖在纠纷处理中更偏向用户而非商家的做法,也让一些商家感到不满。这些问题都需要京东外卖在未来的发展中加以解决。

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京东外卖仍然在外卖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他们的入局不仅为用户和商家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也促进了外卖市场的竞争和发展。然而,在未来的竞争中,京东外卖能否延续单日千万量级的订单量,还需要看他们在全方位“硬功夫”上的表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