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盛硅业,作为工业硅与有机硅领域的双巨头,近日发布了其最新财报,揭示了公司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稳健表现与强劲潜力。面对产品销售价格的波动,公司凭借精细化的管理策略和技术创新,成功提升了产能,降低了成本,保持了毛利率的稳定,并实现了销量的持续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其行业领导地位。
财报数据显示,合盛硅业在2024年的营业收入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266.92亿元,实现了稳中有升。归母净利润为17.40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5.40亿元。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了45.17亿元,与2023年相比增加了53.07亿元,净现比高达2.60,展现了公司健康的现金流状况。
随着有机硅行业逐渐走出低谷,市场普遍预期2025年将迎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从需求端来看,有机硅和工业硅的需求呈现出强劲且多元化的增长趋势,成为推动行业进入新上升周期的关键力量。近年来,尽管有机硅行业经历了显著的供需变化,产能从2019年的151.5万吨/年大幅跃升至2024年的330.344万吨/年,但市场价格的下行压力已经逐渐得到缓解。
行业内部的积极变化已经开始显现。自今年一季度以来,多家头部企业上调了DMC的出厂价格,推动了市场价格的回升。预计随着旺季的到来,价格有望进一步反弹。工业硅、有机硅及多晶硅行业供需双增但阶段性错配的状态已经引起了行业内企业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市场价格的单边下行趋势正在逐步扭转。
从行业格局来看,有机硅行业呈现出以合盛硅业为首的“一超多强”局面。在高集中度的市场环境下,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环保政策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优化了供给结构。合盛硅业凭借其全产业链布局、碳化硅衬底技术的突破以及智能化生产体系,成为了行业复苏的核心驱动力。
在下游需求方面,新能源和光伏领域正在成为有机硅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光伏装机容量的持续高速增长,对高耐候、高透光的有机硅封装材料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同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机硅材料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保障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电力电子行业以及传统应用领域如建筑、纺织、日化等对有机硅材料的需求也在持续升级。
从进出口数据来看,我国有机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国有机硅表观消费量稳步增长,同时出口量也快速提升,而进口量则逐步下滑。这一升一降的变化不仅彰显了国内企业在中高端产品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也反映了全球产业链对中国有机硅产品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合盛硅业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公司依托新疆布局的“煤-电-硅”一体化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原材料和能源资源,能够将能源成本压缩至行业极低水平。同时,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实现了碳化硅衬底晶体良率的突破,并开始小批量生产8英寸衬底。
在产能方面,合盛硅业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截至2024年12月,国内有机硅中间体总产能达到344万吨(折DMC),其中合盛硅业的产能占比约为26%。公司通过一系列技术和设备改造,提升了产能和效率,实现了从原料自给到高端制造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