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智驾芯片第一股扭亏为盈,黑芝麻智能能否打破无爆款魔咒?

   时间:2025-04-23 20:56:58 来源:ITBEAR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国产智能驾驶芯片企业黑芝麻智能近日公布了其上市后的首份财报,揭示了公司在智能驾驶领域的财务状况及市场表现。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度,黑芝麻智能实现营收4.7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度增长了51.8%,净利润更是实现了扭亏为盈,达到3.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06.5%。

这一财报的发布正值智能驾驶产业蓬勃发展之际,多家智能驾驶产业链企业纷纷登陆资本市场,包括地平线、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均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然而,智能驾驶行业的现实情况是,尽管企业纷纷上市,核心业务有所发展,但整体行业仍处于烧钱阶段,企业间的分化趋势日益明显。

黑芝麻智能作为国产智驾芯片的代表企业,同样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英伟达、高通等国际巨头以及地平线等国内竞争对手,加之随时可能从客户转变为竞争对手的车企,都构成了不小的挑战。尽管黑芝麻智能实现了扭亏为盈,但其营收规模相对较小,且尚未打造出具有足够影响力的爆款车型。

深入分析财报,可以发现黑芝麻智能的“扭亏为盈”并非完全依靠主营业务收入。财报显示,公司2024年的经营亏损实际上为17.5亿元,经营现金流也未实现转正,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4.48亿元,但经营现金流为-11.90亿元。所谓的“扭亏为盈”,主要是因为公司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高达20.47亿元,即将股价上涨带来的收益计入利润。

事实上,近年来黑芝麻智能的业务营收在整体企业经营中并不突出,反而大多为融资所得。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公司收到的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分别为8.04亿元和8.09亿元,而同期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分别为7.55亿元和10.58亿元。这表明,公司的日常经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融资活动。

面对芯片产业高昂的研发和运营成本,黑芝麻智能的经营收入似乎并不足以支撑其快速发展。财报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至2024年的营收分别为1.6亿元、3.1亿元和4.7亿元,同比增速则分别为173.4%、88.8%和51.8%。增速的放缓直接反映了企业造血能力的减弱。

为了抢占智能驾驶市场的窗口期,黑芝麻智能采取了价格优势和定制化服务的策略。其华山和武当系列芯片以较低的价格吸引了本土主机厂等目标客户,并提供从早期开发到产品验证的全方位服务。然而,这一策略也带来了成本的上升,使得公司在提供定制化服务的同时,面临着更大的财务压力。

尽管黑芝麻智能已经拿下了一汽、东风、领克等车企的定点订单,且覆盖了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市场,但尚未孕育出一款真正的爆款车型。这对于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为了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不断变化的需求,黑芝麻智能开始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包括人形机器人、商用车业务以及车路云一体化等。这些新的应用场景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也进一步丰富了其生态版图。

然而,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这对智能驾驶方案提供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与主机厂进行更加深度的融合与协作。对于黑芝麻智能来说,强化与主机厂的深度绑定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关键。

与此同时,车企自研芯片的趋势也日益明显。蔚来、小鹏等车企已经成功流片了自研芯片,吉利、长城等车企的自研芯片也即将迈入流片和量产阶段。这无疑给黑芝麻智能等芯片供应商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

尽管如此,黑芝麻智能仍然坚持在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主战场上创造更多的“不可替代性”。通过不断创新和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公司希望能够把握住时代的机遇,实现真正的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