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关税战下,外贸企业静观其变;专家:两三个月后美国货物短缺或将引发通货膨胀

   时间:2025-04-16 15:03:59 来源:搜狐财经作者:搜狐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编辑|王晓旭

4月10号,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的额外关税已飙升至 145%。

行业不同,关税影响也不一样。对话了两位外贸公司的经营者。据透露,对于利润微薄的行业比如食品添加剂,增加关税导致没有利润空间。对于销往美国商超的日用品行业,由于采取美国标准,不销往美国也无法转移到其他地方销售,因此影响较大。

不过有些产业比较好转移或者回流,一类是产线简单,一台机器就能解决原材料加工。另一类是所有配件生产在中国,但是组装转移到别的国家,比如塑料产业。

两位外贸公司经营者目前最关心的就是汇率会不会出现变化,以及后续关税战走势如何?连线了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此进行解析。

潘向东认为,“我们有1万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汇率可能短期震荡,但是未来估计人民币还是会升值。”至于关税战,接下来的两三个月内,僵局恐难以打破,最终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如何达成协议。

潘向东解释,目前处于消化库存的过程,所以双方处于僵持状态,一旦库存消化完毕,冲击便会随之而来。届时,美国市场可能会出现货物短缺,进而引发通货膨胀。

一、不同行业关税影响不一样

(1)对海外组装产品影响较小;对商超日用品影响较大

大潘(化名)是个厂二代,但是已经脱离家族生意,目前在做出海服务商,就是做海外市场营销,帮企业获客。

“在清明节前要落地关税政策时,美国客户那边就通知工厂先不做了,工厂就提前放假了。”大潘说,“现在什么时候返工也还不清楚。”

至于工厂如何应对这种状况,是否要转移产能?大潘表示,有些产业比较好转移或者回流,一类是产线简单,一台机器就能解决原材料加工。另一类是所有配件生产在中国,但是组装转移到别的国家,比如塑料产业。

但是,大潘表示,对接商超的日用品受影响会大一些,按美国标准生产的,或者有明确渠道,比如具有品牌性质的销往商超的货,如果不卖到美国,是没法卖到其他地方的。所以这类工厂肯定是要停滞,不敢生产的。

“我感觉美国那边还没有真正执行,但是从物流角度讲,大家发货的时候也不知道会不会承担风险。”大潘说,“今年美国市场如果按目前这个状态继续,是没办法做的。”

在大潘看来,短期内,行业整体迁出是不现实的,因为成本太高了。他举例,比如电钻的一些五金配件,如果国外厂商自己有末端生产,能解决70%的供应,但剩下的30%在海外找不到好的产品的话,还是要从中国采购,整体成本是没有减少的。

(2)利润微薄的行业双方都不愿为关税买单,大厂抗风险能力较强

徐朗的外贸公司成立20多年了,是她父亲创立的,做的是食品添加剂的生意,比如红牛、可乐中添加的阿斯巴甜、VC、肌醇等。

从2017年开始,公司的美国订单就比较少了,欧洲、南美、东南亚、中东市场的订单多一些。一是因为很多工厂开始直接跟美国的大型企业签订年框合同。二是因为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提高了。

徐朗合作的一些工厂,欧洲市场会找他们外贸公司代理,但是美国市场工厂自己做。有一些比较大的工厂,在泰国或越南已经在建厂。在关税还没到104%的时候工厂就已经很头疼了,建厂避开关税成本会降低。

据徐朗描述,即使在疫情期间,由于属于食品行业,业务所受影响都相对有限。然而当下,由于利润微薄,而且一些厂家为了开拓市场,甚至处于亏本运营状态,所以根本没有利润空间来承担关税,美国客户也不想买单。

“但是主要是我们合作的工厂都特别大,产值都是几十个亿以上的那种。所以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我觉得还是强的。”徐朗说。

二、汇率走势如何?贸易战要持续多久?

两位外贸公司经营者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是贸易战走势和对汇率的影响。带着这些疑问,连线了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潘向东说,接下来的两三个月内,贸易战的僵局恐难以打破,最终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如何达成协议。

至于汇率会不会破8这一备受关注的问题,潘向东认为,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他解释道:“我们的贸易顺差有1万亿美金,在中美出现贸易摩擦的情况下,汇率可能短期震荡,但是未来估计人民币还是会升值。”

这次贸易战又会不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呢?潘向东称,人民币国际化会稳步推进,不会因为贸易战而加速。一是因为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二是中美贸易摩擦不是失控状态。因此,市场担心的金融战、货币战等情况,目前来看,也不太可能发生。他进一步说明:“美国那边不会轻易启动这些事,一旦启动,杀敌一千,自损两千。”

短期来看,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潘向东认为,当下首要任务是积极开拓其他市场。会有两三个月的缓冲期,原因在于此前我国加速出口了一批商品,美国市场也储备了一定库存。在消化库存的过程中,双方处于僵持状态,一旦库存消化完毕,冲击便会随之而来。届时,美国市场可能会出现货物短缺,进而引发通货膨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