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深交所)于首都北京成功举办了一场聚焦中长期资金投资策略的盛会。会上,深交所副总经理唐瑞发表致辞,他强调,在全球股市因美国关税政策波动不定的背景下,中长期资金对于维护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显得尤为重要。同时,A股市场在政策环境、基本面及市场结构上的积极变化,为中长期资金的进入开辟了新路径。
唐瑞从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两大维度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强劲内生动力。他指出,这一系列新机遇的涌现,是政策扶持、产业升级以及国际成功实践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宏观经济层面,随着多项增量政策的落地实施,国内经济呈现出持续向好的态势,制造业与服务业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均稳步上升。在产业层面,科技创新的驱动力日益增强,特别是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及人形机器人等领域,中国实现了多项突破性进展,彰显了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
自新“国九条”实施一年来,保险资金、银行理财、各类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构建“长钱长投”的良好生态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了进一步优化中长期资金的入市环境,深交所正紧锣密鼓地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唐瑞透露,深交所将围绕产品供给、市场环境优化及对接服务等多个关键环节,着力解决中长期资金入市过程中的难点与痛点。
在产品供给方面,深交所将不断丰富股债基衍产品体系,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并加强对信息披露、分红、减持等行为的监管。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公司进行回购增持和市值管理,加大对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出更多创新债券产品。深交所还将深化指数研究,优化创业板、深证100等指数的编制方法,并丰富红利、低波等投资策略的产品矩阵,积极推动多资产ETF等中低风险产品的落地,并储备更多宽基与行业主题ETF期权品种。
在制度层面,深交所将持续优化交易机制,提升交易便利度。具体措施包括便利银行理财、保险资管等机构参与新股发行和股票定增,完善ETF大宗交易和盘后交易机制,引入更多机构为ETF提供流动性,推进跨市场ETF全实物申赎模式改造,以及推动将ETF期权纳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的可投资范围,引导机构开发更多期权资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