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针对券商投行业务违规行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涉及六家知名券商,包括五矿证券、长江证券、方正证券、华林证券、德邦证券及浙商证券。这一系列处罚决定凸显了监管机构对券商合规管理的严格要求。
其中,五矿证券因多项违规行为受到了重点关注。据悉,公司内部制衡机制独立性不足,质控审核人员与内核委员存在重合现象,对外报送材料的流程审批管理不到位,且项目收费不规范。因此,证监会决定对五矿证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同时,五矿证券总经理郑宇和合规总监马明涛也被出具警示函,因他们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五矿证券在债券承销业务中也曾暴露出合规问题。去年12月,新疆证监局因五矿证券在承销“23新化K1”公司债券时未能充分核查发行人的多项关键信息,且尽职调查工作底稿不规范,对其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将此行为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五矿证券作为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金控平台五矿资本的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深圳。公司依托中国五矿在金属矿产、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资源,致力于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搭建起“投研+投行+投资+战略客户”的机制体系。然而,频繁的合规问题显示出五矿证券在内控管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从财务表现来看,五矿证券的业绩也不尽如人意。根据五矿资本披露的2024年未经审计财报,五矿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3.11亿元,同比下降12.13%;净利润为2.78亿元,同比减少12.58%。其中,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降幅最大,达到46.81%。五矿证券在IPO保荐业务上的表现同样令人担忧,自2024年初以来,连续撤回了5个IPO项目,撤否率高达100%。最近一次撤回的是江门丽宫国际食品有限公司的北交所IPO申请。
五矿证券在IPO保荐业务上的快速撤回现象,反映出公司在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方面可能存在严重问题。例如,东莞市思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项目从受理到撤回仅间隔29天,创下全面注册制实施后IPO项目“闪退”最快纪录。这进一步暴露了五矿证券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
除了合规和业务问题,五矿证券还面临着核心管理层频繁变动的挑战。在过去不到七年的时间里,公司经历了四次董事长的更迭。这种频繁的高层变动不仅影响了公司的长期战略规划和执行,还可能削弱了业务的持续发展能力和团队凝聚力。
为了应对当前的多重挑战,五矿证券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公司必须高度重视合规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各项业务流程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其次,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五矿证券应强化投行业务的项目质量控制,提高尽职调查的深度和广度。公司还应积极拓展多元化业务,减少对单一业务的依赖,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
同时,五矿证券还应注重稳定核心管理层。通过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只有这样,五矿证券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撑。
五矿证券作为中国五矿集团旗下的重要金融板块,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必须正视当前的问题和挑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只有通过不断改进和提升,五矿证券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