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酒店业步入2025年的时刻,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最新发布的《2025中国酒店投资白皮书》揭示了这一趋势,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酒店数量已突破37万家,客房总数超过1850万间。
这一庞大的数字背后,是国内酒店市场从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的急剧转变。酒店行业不再只是数量的简单累积,而是步入了品牌与品质的比拼阶段。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价格战不再是明智之举,优秀的管理者开始寻求在消费者心中创造持久价值的新路径。
酒店业的这一轮洗牌尤为剧烈,各大酒店集团纷纷调整战略,从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运营。面对红海市场,高线城市与下沉市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竞争态势。高线城市中,酒店业竞争趋于白热化,新一线城市成为中端酒店发展的主要战场;而在下沉市场,尤其是四线及以下城市,经济型酒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满足了基础住宿需求。
根据《2025中国酒店投资白皮书》的数据,2024年四线及以下城市新开业的15间及以上客房的酒店数量占比高达37.31%,其中经济型酒店占比超过70%。国际酒店集团如万豪、洲际、希尔顿,以及本土品牌华住、锦江等,均在下沉市场展开激烈角逐。
然而,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也带来了资源错配和区域分化的问题。广东、江苏、浙江三省酒店数量领跑全国,而西部省份如青海、宁夏的酒店存量则严重不足。高线城市如广州、重庆、西安、成都等,酒店新开业数量位居前列,竞争异常激烈。与2023年相比,2024年国内酒店的平均房价和入住率均有所下降,RevPAR同比减少9.67%,反映出供给过剩和需求分层的结构性矛盾。
在这样的背景下,酒店翻牌成为市场新常态。酒店集团希望通过品牌变更提升经营效率,降低管理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酒店市场中档及以上定位的酒店品牌变更数量显著增加,全年共有1572家酒店经历了品牌变更,涉及客房约15.8万间。华住、锦江等酒店集团均在财报中提到,存量改造与品牌焕新成为其重要发展战略。
翻牌战背后,是酒店行业对存量市场的深度挖掘。然而,翻牌并非万能钥匙,酒店投资属于重资产投资,翻牌后的运营效率、业绩表现和市场口碑能否持续提升,仍需时间检验。在存量竞争的时代,品牌力成为翻牌成功的关键。亚朵、全季、希尔顿欢朋等品牌通过翻新和翻牌,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吸引了更多加盟商。
面对市场的深刻变革,酒店业正经历从“价格驱动”向“服务价值”的转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已降至27.6%,标志着体验消费时代的到来。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住宿功能,而是追求更多元、更沉浸的体验。因此,酒店业必须从“标准住宿”转向“场景体验”,通过提升产品力和服务质量,实现品牌复购,摆脱同质化困境。
在体验经济的主导下,酒店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过去,酒店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标准化的住宿功能;如今,消费者渴望通过酒店获得更多情感释放和文化探索。因此,酒店必须不断创新,提供更具特色的服务和体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随着市场的不断调整,那些具备精细化运营能力、供应链优势和数智化运营能力的酒店将更有可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差异化、精细化运营和品牌化发展将成为酒店业破局的关键。在未来的竞争中,每个参与者都需要向极致和效率靠齐,才能在37万家酒店的残酷竞争中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