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品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品牌方在寻求代言人的道路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明星代言人因税务问题或私生活混乱而“塌房”的事件频发,使得品牌方在享受明星带来的流量红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消费者对于问题明星的联名抵制,更是让品牌方深感头痛。
过去,品牌方往往寄希望于流量明星能够带动产品销量的飞升,但现实却一次次给品牌方泼冷水。请明星代言就像开盲盒,只有在签约付款后才能揭晓是“隐藏款”还是“塌房限定款”。一旦代言人陷入争议,品牌的声誉和商业价值往往会首当其冲,甚至引发消费者的强烈反感。
面对这一困境,品牌方开始重新审视代言策略,寻找更为稳妥的代言人选项。虚拟数字人、动漫IP、可爱萌宠,甚至是自家老板,这些风险可控的存在逐渐成为品牌方眼中的新宠。这些“另类代言人”不仅降低了品牌方的代言风险,还为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话题性。
在众多“另类代言人”中,动物代言人的回归尤为引人注目。随着宠物经济的崛起,大熊猫、小熊猫等毛茸茸的小动物成为了品牌方的新宠。国宝大熊猫更是凭借其憨态可掬的形象,成为了多个品牌的代言人。而抢不到大熊猫代言的品牌,则选择认养大熊猫,借助其形象提升品牌辨识度和影响力。
除了野生动物,猫猫狗狗等宠物也成为了品牌代言的热门选择。它们不仅出现在猫粮狗粮的广告中,还为其他产品带货。内衣品牌爱慕更是邀请了全世界的海獭作为其海藻睡眠衣的代言人,通过海獭的萌态传递产品功能,击中当代人的睡眠焦虑。
除了动物代言人,品牌自创IP和老板亲自下场代言也成为了新的趋势。旺旺的旺仔、海尔的海尔兄弟等品牌吉祥物随着知名度的增加,逐渐演变成了代言人角色。而老板亲自代言则既可以省去代言人成本,又能提高品牌亲和力,赢得消费者的信任。雷军、董明珠等企业家亲自为自家品牌代言,不仅提升了品牌形象,还为品牌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度。
虚拟数字人的崛起也为品牌代言带来了新的选择。他们外表完美、人设不崩,永远不会因负面事件塌房。洛天依、翎_Ling等虚拟偶像不仅代言了多个品牌,还走进了直播间为品牌带货。而一些品牌则孵化属于自己的虚拟形象作为代言人,如屈臣氏的虚拟偶像代言人“屈晨曦Wilson”、花西子的品牌同名代言人“花西子”等。
二次元动漫角色也成为了品牌代言的新宠。他们有着成熟的人物画像和稳定的粉丝大盘,能够精准触达目标受众。可爱多与《魔道祖师》联名、维他柠檬茶与《斗罗大陆》合作等案例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游戏中的纸片人也走出屏幕,与品牌进行联名合作,如喜茶与《光与夜之恋》联名等。
最后,机器人代言人的出现更是将品牌代言推向了新的高度。宇树科技的机器人H1和G1在春晚舞台上惊艳亮相后,成为了多个品牌的代言人。它们通过精准的动作和夸张的表演为品牌带来了科技感与互动性,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了强烈的联想。
这些“另类代言人”的出现为品牌开辟了一条更为可控的品效合一之路。然而,即便避开了塌房风险,品牌方仍需注重真诚的互动与用心的设计,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毕竟,无论是碳基生命还是硅基代码,消费者为之买单的,始终是那份能击中内心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