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的并购活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特别是在“并购六条”政策发布后的半年里,这一趋势与人工智能需求的激增形成了叠加效应,使得半导体领域成为了并购市场的焦点。最新的一笔交易发生在3月30日晚,华大九天宣布计划收购芯和半导体100%的股权。
据统计,2024年A股市场半导体行业的并购事件约有47起,其中约28起发生在“并购六条”发布之后。进入2025年,半导体相关的并购活动依然活跃,至今已有近20起。以“并购六条”为界限,这半年间半导体行业的并购或重组事件总数达到了约48起,平均每四天就发生一起,显示出明显的加速态势。然而,随着并购活动的增多,失败的案例也随之增加,其中跨界并购尤为突出。
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指出,当前国内半导体资产备受青睐,并购氛围浓厚,这标志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进步。过去,国内企业更倾向于收购国际半导体资产,而现在,尽管对国内资产估值仍存疑虑,但国内企业已被视为值得整体并购的对象,这为国内并购活动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半导体领域的并购热潮不仅限于行业巨头,各大细分市场的领军企业也频频出手。仅在今年3月10日至16日的一周内,就有新相微、北方华创、扬杰科技、华海诚科等四家公司发布了并购公告或进展,涵盖了半导体设备、芯片设计、功率半导体、材料等多个细分领域。例如,华大九天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芯和半导体,以构建从芯片到系统级的EDA解决方案;而概伦电子则计划收购锐成芯微的控股权,以加强其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业务。
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北方华创通过股权转让获得芯源微9.49%的股权,并计划进一步增持以实现控制权,这是今年国内半导体设备领域的首次重大并购,也是A股市场半导体行业首例“A控A”并购案例。双方将共同打造国内产品线最丰富、覆盖面最广的半导体装备集团化企业。
半导体行业的并购活动呈现出三大特征:一是技术补强,企业通过并购快速获取关键技术;二是垂直协同,企业打通全产业链条,降低对外依赖;三是生态构建,龙头企业通过并购上下游企业,形成良性循环。在此背景下,不少上市公司选择多次出击,如半导体材料龙头有研硅先后宣布收购高频北京和DGT的股权。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半导体并购浪潮中,跨界收购占比明显增多。据初步梳理,最近半年内,包括友阿股份、百傲化学、光智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选择了跨界并购或投资半导体资产。但截至目前,已有三家公司的跨界半导体交易以失败告终,占比高达37.5%。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交易对价等条件未能达成一致。
对于跨界并购的风险,顾文军认为,尽管市场哄抢半导体资产可以理解,但各方应理性面对现实,不能因短期大涨而对估值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强调,目前中国半导体行业已完成基础搭建工作,不太适合实力较弱的企业跨界并购;除非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和长期试错的决心,否则成功的概率不大。
业内专家也表达了对并购整合风险的担忧。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指出,尽管海外半导体巨头通过并购发展壮大,但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并购整合也需警惕企业文化差异、管理团队融合、技术整合等方面的挑战。鸿芯微纳CEO Charlie Huang作为EDA企业代表,在集成电路行业投资并购论坛上强调,EDA行业的并购并非单纯资本运作,而是需要战略眼光与执行魄力的系统工程,需警惕短期业绩压力与整合风险。
尽管并购面临诸多挑战,但业内普遍认为,这是中国半导体行业必须补上的一课。回顾过去成功的并购案例,大多是中国企业并购国际资产,如闻泰收购安世、君正收购矽成等。这些并购之所以成功,一是国内企业高度认可资产价值,二是资产产权结构相对简单。因此,当前的并购整合也需在这两方面做好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