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星纪魅族COO廖清红:魅族年内将发Note、数字系列两款新机,今年目标将海外销量提升至50%

   时间:2025-03-28 11:45:04 来源:搜狐财经作者:搜狐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3月27日,星纪魅族在成都举办2025春季媒体沟通会,首席运营官廖清红围绕产品创新、AI生态整合及全球化等议题,阐述公司的发展规划与战略布局,同时,介绍了星纪魅族以Flyme AIOS为基底,以AI手机、智能眼镜、智能座舱为承载,构建融合AI生态的最新进展。

在Flyme AIOS层面,星纪魅族集成了多模态AI能力,同时采用开放式架构,已接入通义千问、豆包、文心一言、DeepSeek等大模型。值得关注的是,星纪魅族宣布深化与阿里云的技术合作,成为首批适配阿里巴巴首个端到端全模态大模型Qwen2.5-Omni-7B大模型的企业。据称该技术将增强AI交互中的情境理解能力,提升复杂任务处理效能。

针对智能眼镜与智能座舱领域的发展,廖清红表示,公司在相关技术储备和生态协同方面具备积累优势。“产品定义胜局,生态决定终局,这是我们的独特优势。”数据显示,StarV系列智能眼镜上市首季度取得41.5%市场份额;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已搭载于吉利系等22款车型,用户量突破60万,近五个月用户增长率处于行业前列。

从2024年开始,星纪魅族开启全球化战略,加速拓展海外市场。去年上半年建设海外团队、9月起海外产品正式上市,3个多月的时间海外销售占比已经达到20%多。目前全生态产品已在亚太、北美、欧洲、中东、拉美等近30个国家市场销售。廖清红预计,长期来看,海外市场销售占比将逐步提升至总销量70%。

“星纪魅族理解的出海,不仅是产品的出海,更是科技的出海、生态的出海。”廖清红表示,全球化不是贸易出海,而是科技与生态的融入,企业才能“活得好、活得久”。星纪魅族计划2025年在海外举办超过10场发布会,推出更多面向全球市场的新品,并在海外建设手机、汽车、眼镜的生态体验店,与吉利携手打造高端科技生态品牌。

对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发展趋势,廖清红并不认同“未来仅存两三家”的观点,认为如2000-3500元价位的细分市场仍有机会。同时,他坦言目前手机市场有设计冗余的情况存在,反对“堆料竞赛”,主张通过AI功能差异化如端侧大模型、个性化服务等吸引用户。

廖清红透露,星纪魅族正在探索更新的交互和解决方案,其中,魅族Note16系列手机将于4月推出新机型,魅族22旗舰系列新品将于今夏发布。在集团的战略层面,“三年内AR眼镜的收入还是不会超越手机成为第一大业务。”

以下为对话实录(经编辑):

媒体:魅族这一次的新机或者未来的产品,会考虑继续做这种类似16:10,或者跟18:9相关的屏幕比例吗?

廖清红:我们会在数字系列,也就是魅族22发布的时候,同步发布新形态的手机,可能也不是16:9,可能不一样,大家敬请期待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形态的手机。

媒体:魅族目前海外市场主要是哪些地区,未来的增长点也是放在哪些产品或者地区去做?

廖清红:在地域上,我们会率先是在中东和东南亚,可能会是第一梯队的,第二梯队是独联体和拉美,第三梯队就可能会是欧美,欧美率先可能是欧洲。在欧洲,我们可能最开始可能不会是手机,可能是以其他的形态的产品,因为我们是一个生态企业可以先进去,大概会是这样的一个优先级的顺序。

媒体:您觉得智能眼镜是仅次于手机的赛道吗?在星纪魅族集团战略里面智能眼镜这一块未来收入占比会达到多少?是否有可能未来是超过手机的第一大业务的占比?

廖清红:我们认为在未来的三年内是不可能超过手机的。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崛起其实是一个存量市场的替换,比如说欧美企业的品牌可能在萎缩,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前进。替换方式它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除了产品之外,不用让客户产生新的理解成本。眼镜是不一样的逻辑,智能眼镜是一个全新的品类,第一步它需要大家去适应、去适配,所以说我认为它发展过程不会像其他品类这么快。

第二步眼镜现在有三大的发展方向,观影、视觉和拍照,发展速度取决于轻量化及续航能力的提升。类似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从200公里到 700 公里的突破,大大加速新能源汽车发展。我觉得(眼镜销量)在3年之内每年都会实现100%的增长,但是三年之内要想达到手机的占比还是比较有挑战的。

媒体:魅族Note16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回归,相比于去年发布的Lucky 08,这两个产品有什么区别?

廖清红:明显的区别我们可能放到发布会。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坚定了方向,但是要寻找契机。当前整个手机产业现在是消费降级,或者消费的两极分化。我们要在手机上构建什么样的版图?现在手机已经是三年一换了,这里面有很多营销的因素,大家知道现在有一个叫产能过剩,我们也有产品设计过剩。以苹果为例,苹果14和15的区别在哪里?现在很多向前突破是营销带来的,为了找差异化,我们要构筑自己的旗舰。

魅族 Note16 选择此时回归是基于对消费趋势的判断,我们做Note系列既要追求品质,又要AI平权。当前手机市场呈现两极分化,1500-3500元价位段缺乏主导品牌,2000到3500元价格段市占率最高不足30%,而年轻人更倾向追求个性化体验、品牌可能不重要。所以Note选择这个时机回归。

媒体:魅族这两款产品三位发布,在整个芯片周期其实算是比较晚的,大家特别关心价格上是否有优势?下个季度友商价格上会进入一个调整期,魅族是否有一步到位的有竞争力的产品或者这一代的产品发布周期会不会提前一点?

廖清红:星纪魅族产品周期可能会逐步调整,明年的产品周期将与今年有所不同。今年因需将 AIOS 2.0 的新功能搭载到具体产品上,不然消费者可能关注度不够。而且受Deepseek 引发的 AI 热潮及阿里云 Qwen2.5-Omni 快速迭代影响,我们需要通过手机展示闭关一年的 AI 成果,导致产品发布更侧重 AI 能力落地。明年会调整策略,回归消费者需求与芯片性能的平衡。

媒体:您认为智能手机在比拼的AIOS这个环节会给行业竞争格局带来什么样的变量。友商提到说现在的国内手机市场其实是不太正常的,前5名前、6名都在并驾齐驱,他认为说可能在未来2年内,前三强会吃掉国内70%的市场份额在手机里面,您会认同他这个观点吗?

廖清红:我认同一半,比如说前6家会不会有1—2家倒下,有可能,这是我认同的一半,但我不认同就会只剩下两三家公司。

就拿手机行业来说,5年前,你一定想不到传音的今天,但是传音也做大了。江山代有人才出,总有一些新兴公司站出来创新。当然也会有百年老店,每一个伟大的百年老店公司都有一套很强悍的制度,扭转降低给他带来的负面的消耗,这样的公司都是伟大的。我认为中国的工业革命就是这三四十年,现在也是新企业的创业机会。可能不是全覆盖,就是从某一个切面,比如蔚小理就是从切面进来的,从智能化打开这个切面,开始品类上下纵横,从10到40多万的品类。

媒体:魅族智能座舱的解决方案你们的发力点主要在哪个地方?您如何看待和华为、小米这样厂商的关系?

廖清红:我们最大的优势其实有两个。一是FIyme OS十几年各方面的积累,把体验做的很强。第二点,我们跟各个企业的合作方式会更放开、灵活。虽然目前更多是和吉利品牌合作,但第一我们是独立的公司,第二我们是更开放的合作。柔性适配能力方面,我们可以和有这方面能力的公司做联合开发和部署。还有些车是底层用的FIyme Auto架构,车机系统采用车企自己的命名,双方的合作开放灵活,我们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保持开放。

媒体:您好,廖总,刚才咱们提到人车家,现在各家的车是车,家是家,互联性比较硬。星纪魅族作为车机的第一梯队,我想问在家的方面有什么延伸吗?

廖清红:坦率地说我们在家的方面走的稍微晚一点,缺乏这方面的品类。我们积极打造生态,也和相应的大的公司比如美的谈了协同协议,双方形成战略合作。包括我们的车机和其他公司的手机,现在都能够完成打通相互之间的控制。比如说车机,你买华为和小米的手机,可以和我们车机形成互通。人车家我们的AIOS足够开放,拥抱全球化、敞开合作,这就是我们的心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