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舍得酒业困境加深,大股东与机构纷纷撤离,郭广昌能否力挽狂澜?

   时间:2025-03-28 10:52:34 来源:ITBEAR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春风未能吹散的寒意中,白酒行业步入了2025年,仍旧深陷寒冬。2024年,行业因需求疲软等多重挑战而遭遇重创,这一困境在2025年依旧未见明显改善。库存积压、销售不畅与价格倒挂,成为困扰众多酒企的共同难题。面对危机,酒企们纷纷采取自救措施,但业绩放缓与股价低迷,仍是难以回避的现实。

在行业整合加剧的背景下,茅台、五粮液等头部酒企依旧保持增长态势,而二三线酒企的生存空间则日益紧缩。舍得酒业,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其近况尤为引人关注。舍得最新公布的年报显示,营收勉强超过50亿元,与其早前设定的“营收破百亿”目标相去甚远,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

这份成绩单,不仅是舍得自复星集团入主以来的最差表现,也让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倍感失望。四年前,复星斥巨资获得舍得控股权,郭广昌对舍得寄予厚望,并多次为其站台。尽管舍得也曾有过辉煌时刻,但如今却尽显颓势。

与业绩下滑相伴的,是舍得股价的持续下跌。自2022年以来,舍得股价已连续三年走低,累计跌幅超过70%,且跌势仍在延续。今年以来,舍得股价已累计下跌超13%。无论是业绩还是股价,舍得的表现都未能满足郭广昌的期待。

舍得的困境,也引起了大股东和机构的担忧。社保基金和北上资金等“聪明钱”纷纷减持舍得股份,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其前景的悲观态度和对管理层的不信任。年报显示,社保基金一一七组合大幅减持舍得股份,持股数量大幅下降;北上资金更是减持凶猛,减持数量高达数百万股。同时,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等也减持了舍得股份。

大股东和机构的逃离,背后是舍得业绩的惨淡。3月21日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舍得全年实现营收53.57亿元,同比下降24.41%;归母净利润为3.46亿元,同比大降80.46%。舍得将业绩下滑归因于行业竞争加剧、市场渠道拓展成本增加、营销推广力度加大以及宏观经济影响等因素。

在行业环境的影响下,多家酒企对旗下大单品采取控货措施,舍得也不例外。舍得采用“控量挺价”策略,以期提升经销商动销,但这一举措并未能迅速提振销量。相比之下,友商如水井坊等则表现较好,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

舍得的销售情况在各个维度都不容乐观。按价格带划分,舍得旗下中高档酒和普通酒的销售收入均大幅下降。从地域上看,舍得在四川省内外的销售收入也均同比下滑。在动销疲软之际,舍得却逆势扩产,投入巨资进行增产扩能项目,这无疑增加了其未来的产能消化压力。

舍得的存货逐年攀升,而合同负债却连年降低。合同负债作为考察酒企未来造血能力的关键指标,其下滑趋势说明舍得的酒如今销售困难。若这一趋势持续下去,舍得的未来前景堪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舍得的竞争力较弱。与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头部白酒品牌相比,舍得的品牌认知度和差异化不够鲜明。其品牌布局与推广营销在消费端显得杂乱无章,未能打响名气。

为了寻找新的增长曲线,舍得宣布将涉足文旅产业,与控股股东等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建设舍得酒旅融合项目。然而,这一项目需要巨额投资且回报期较长。对于舍得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业绩持续下滑的情况下,舍得的资金压力将更大。文旅项目的成功还依赖于品牌价值的提升,若舍得的业绩一直难以提振,其品牌价值恐将被稀释。

近年来,舍得还经历了剧烈的人事动荡。多位高管相继辞职,为舍得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在业绩下滑、股价低迷、大股东和机构逃离以及人事动荡等多重困境下,舍得的未来之路显得尤为艰难。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