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化技术的浪潮推动下,智能驾驶产业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德赛西威,作为智能座舱领域的佼佼者,其业绩表现尤为引人注目。
近日,德赛西威发布了2024年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6.18亿元,同比增长26.06%,归母净利润为20.05亿元,同比增长29.62%。这一成绩延续了自2019年以来,公司营收与利润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业绩依然亮眼,但增速已较往年有所放缓,尤其是在第四季度,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出现了环比和同比的双重下滑。
德赛西威的业务版图主要围绕智能驾驶展开,其中智能座舱业务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该业务贡献了公司总收入的66.01%,达到182.3亿元。智能驾驶业务紧随其后,实现收入73.14亿元,占比26.48%。两大核心业务共同驱动了公司的稳健增长。
回顾过去五年,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德赛西威的业绩实现了飞跃式增长。从2019年的年营收53.37亿元和归母净利润2.92亿元,到如今数百亿级的营收规模和超二十亿的净利润,公司的成长轨迹清晰可见。
然而,在2024年,德赛西威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第四季度,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为4.97亿元,环比下降24.58%,同比下降17.58%,这一表现打破了公司往年第四季度盈利最高的惯例。业内分析认为,这可能与下游汽车厂商之间的价格战有关,尽管德赛西威并未对此进行正面回应。
作为上游供应商,德赛西威的业绩表现与下游市场的波动紧密相关。2024年,汽车市场的价格战异常激烈,这无疑对德赛西威的业绩增长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然而,尽管面临挑战,德赛西威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
自2017年上市以来,德赛西威凭借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深耕细作,股价一路飙升。尽管近期有所回落,但较上市初期仍有数倍的增长。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自2023年7月开始,持有公司股份多年的惠州国资旗下惠州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开始连续减持公司股份,累计减持金额高达35亿元左右。这一举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但德赛西威同样未对此进行公开回应。
在智能驾驶领域,德赛西威与英伟达的合作无疑为其带来了显著的优势。随着“智驾平权”时代的到来,智能驾驶的市场蛋糕将进一步扩大,为德赛西威的智能驾驶业务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公司年报显示,德赛西威主要为下游整车厂商提供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涵盖智能驾驶计算系统、传感器和算法等多个方面。
为了保持竞争力,德赛西威在研发投入上毫不吝啬。从2021年的9.77亿元到2024年的22.56亿元,公司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这一策略使得德赛西威在智能驾驶领域的产品迅速迭代升级,赢得了国内外多家大型汽车集团的青睐。然而,市场竞争依然激烈,华为、海外Tier1以及与高通、Mobileye合作的国内汽车电子厂商都在加速布局自动驾驶领域。
下游汽车整车厂商也在强调全产业自研,纷纷布局域控制器甚至芯片领域。这无疑为德赛西威的智能驾驶业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行业格局,德赛西威如何保持其竞争优势,将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