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希诺生物科技公司近期公布了其2024年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实现了显著的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依旧处于亏损状态。据年报披露,得益于流脑结合疫苗的市场推广策略以及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逐渐减弱,康希诺全年营业收入达到8.46亿元,与前一年度相比增长了137.01%。然而,归母净利润方面,公司仍录得3.79亿元的亏损,尽管这一数字相较于前一年度有所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排除因新冠疫苗预估退货导致的2.53亿元收入冲减影响,康希诺的实际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为38.68%。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两款流脑疫苗——曼海欣和美奈喜的市场表现。这两款疫苗在新冠疫苗收入几乎归零后,成为了公司业绩的核心支撑。
曼海欣作为中国首个脑膜炎球菌四价结合疫苗,其市场定位高端自费疫苗,用于预防由A群、C群、W135群和Y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024年,曼海欣与美奈喜两款疫苗合计实现销售收入约7.94亿元,同比增长41.31%。曼海欣的适用年龄范围在2024年得到扩展,从“3月龄至3周岁儿童”扩大至“3月龄至6周岁儿童”,进一步扩大了潜在市场。
尽管业绩有所增长,但康希诺仍面临费用高企的问题,导致连续三年累计亏损超过30亿元。为了改善财务状况,公司采取了激进的降本策略,管理费用与研发费用同比大幅下降37.62%和34.78%,而销售费用则维持在高位,达到3.69亿元,占总收入的46.8%。这一策略的调整导致公司研发体系出现较大变动,研发人员总数减少了42%。
尽管曼海欣和美奈喜目前扛起了公司营收的大旗,但增速已明显放缓。随着市场覆盖率接近阶段性天花板,后续增长可能依赖于新适应症的获批或价格调整。康希诺还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多家企业的四价流脑疫苗研发已进入冲刺阶段,包括沃森生物、智飞生物等,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
从市场容量来看,流脑疫苗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且近年来出生人口的持续下降导致脑膜炎疫苗总签批发数量不断减少,进一步压缩了市场增量空间。康希诺主打的ACYW135流脑结合疫苗属于二类疫苗,需家庭自费接种,在当前消费能力分化的市场环境下,其增量空间受到进一步限制。
尽管康希诺的研发管线涵盖了肺炎、百白破、带状疱疹等多个领域,且有14款在研产品,但大部分仍处于临床阶段,距离商业化还有较长的路程。如何在有限的市场容量中突破增长瓶颈,将成为康希诺下一阶段面临的核心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