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经济版图中,一场关于旅游业的利益分配故事悄然上演,主角是风光无限的在线旅游平台(OTA)与挣扎求生的酒店行业。
携程,作为国内OTA领域的领头羊,其2024年财报数据颇为亮眼:净营收跃升19.7%,达到533亿元;净利润更是激增72.1%,收获171亿元的佳绩。这一辉煌成就,得益于国内旅游市场的回暖、出境游的初步复苏,以及免签政策吸引的海外游客潮。
然而,与携程的光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头部酒店集团的业绩却显得黯淡无光。锦江、首旅、华住、格林等连锁酒店巨头,在2024年前三季度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营收或净利润下滑。特别是华住集团,尽管营收增长了14.2%,净利润却下降了13.9%,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
业界开始流传起“酒店失意,携程得意”的说法。但值得注意的是,携程的财报也并非尽善尽美。在增速迅猛的第四季度,携程的毛利率下滑至79.3%,不仅低于全年平均水平,也未能达到市场预期。同时,运营利润率也显著下降超过3个百分点,显示出增长背后的隐忧。
酒店行业的困境远不止于此。2024年前九个月,多家酒店集团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高端酒店更是成为重灾区。据统计,仅前七个月,全国就有342个高端酒店项目被拍卖,其中大部分以流拍告终。RevPAR(每间可销售房收入)、ADR(平均每日房价)和OCC(入住率)等关键指标也均呈现下滑趋势。
与酒店行业的愁云满布不同,OTA平台们正享受着市场的红利。除了携程,同程旅行2024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1.3%,美团到店酒旅业务订单量也实现了超过50%的增长。OTA的崛起,无疑对酒店行业构成了巨大挑战。
面对OTA的强势地位,酒店集团开始寻求反击。华住集团率先行动,其董事长季琦在调研中发现,部分门店对OTA平台的依赖过高,订单占比甚至超过50%。为此,华住内部发出通知,要求旗下酒店将OTA订单占比控制在30%以下,这一举措被视为向OTA宣战的信号。
然而,OTA的日子也并非外界想象的那样轻松。尽管携程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增长,但其毛利率和运营利润率的下滑,暴露出业务增长背后的成本压力和市场竞争的激烈。携程的快速增长更多依赖于国际业务的推动,而国内市场的表现则相对平淡。
更深层次地剖析,国内酒旅行业的困境源于结构性问题。过去几年的快速扩张导致酒店供应过剩,而当前的市场需求却未能跟上这一节奏。尽管国内旅游市场正在恢复,但游客的消费习惯和模式已经发生变化,短途游、露营等新型旅游方式逐渐兴起,对酒店的需求减弱。
商旅需求的疲软也是酒店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作为酒店业务的重要支柱,商务出行需求的复苏尚需时日。这意味着,无论是酒店还是OTA平台,都在等待一个更加繁荣的春天的到来。
在这场利益博弈中,OTA平台与酒店行业的关系复杂而微妙。它们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未来,如何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共同推动酒旅行业的健康发展,将是双方共同面临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