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创世纪公布了其2025年创业板定向增发股票的预案,计划募集不超过5.5亿元的资金。此次定增将由公司实际控制人夏军全额以现金方式认购,每股发行价格为5.45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高达7.93元,创下了2025年的新高,这一价格差异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回顾历史,创世纪的此次定增操作与其2020年的定增颇为相似。在那次定增中,夏军同样以低价全额认购了4亿元的定增额度,定增价格为4.09元/股,而定增公告发布后的次日,公司股价已涨至11.66元/股。更令人瞩目的是,夏军及其配偶凌慧在完成那次定增后,相继进行了减持操作,这一行为加深了市场对实控人通过“低价定增、高位减持”进行圈钱的质疑。
创世纪的资本之路始于2015年,当时劲胜智能通过收购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成功借壳上市,夏军及其一致行动人也因此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二大股东。2020年,劲胜智能更名为创世纪,夏军正式掌权,并再次发起定增,由自己全额认购。然而,自夏军掌权以来,创世纪的内控问题频发,公司及其实控人、高管多次被监管部门“点名”。
据统计,从2020年至2024年的五年间,创世纪共收到广东监管局以及深交所的警示函、监管函、关注函共计8份。这些函件主要涉及到公司未及时披露重大资产减值风险、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销售货款违约金核算不准确、商誉减值测试预测指标缺乏合理依据等问题。尤其是在2020年和2022年,公司因会计错误等问题多次被警示。
除了内控问题,创世纪的财务状况也备受关注。近年来,公司的业绩大起大落,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大幅波动。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创世纪频繁通过各种融资手段补充现金流,包括实施可转债借款、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等。然而,这些融资手段并未能完全解决公司的债务问题。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的短期借款较上年末大幅增加,资产负债率也处于较高水平,偿债压力较大。
此次定增预案的公布,再次将创世纪推上了风口浪尖。市场普遍认为,此次定增虽然能够为公司带来一定的资金支持,但实控人夏军的低价认购和高位减持行为却引发了市场对其诚信度的质疑。公司的内控问题和财务状况也亟待改善,否则将难以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创世纪需要更加注重公司的长期发展和投资者的利益保护。通过加强内控管理、优化财务结构、提高透明度等措施,逐步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赢得市场的尊重和信任。只有这样,才能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