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行星撞地球风险近乎为零,但防御措施仍需了解!

   时间:2025-02-24 10:46:51 来源:ITBEAR作者:潇湘晨报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一颗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引发了广泛关注,因其曾被科学家预测有撞击地球的可能性。然而,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最新的天文观测数据,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已被大幅修正,目前几乎为零。

科学家对小行星撞击地球概率的不断调整,背后依赖于复杂的计算和观测过程。他们首先通过地面天文设备确定小行星的初始状态,再结合高精度的太阳系模型,预测小行星在未来任意时刻的位置。随着观测数据的持续积累,对撞击概率的预测也愈发精确。

面对小行星撞地球的潜在威胁,各国并未坐视不理,而是积极寻求防御手段。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被视为人类长期发展的重大隐患,被联合国列为对人类生存的重大威胁之一。为此,由多国航天局组成的咨询组负责制定小行星撞击的应对策略、任务启动和执行计划。

深空探测实验室总体技术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李海洋介绍,动能撞击是公认的一种防御方式。通过发射探测器高速撞击小行星,可以略微改变其速度,从而使其偏离与地球相撞的轨道。还有推离偏转、引力拖车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

实际上,动能撞击的防御方式已经得到了实践验证。2022年,美国航空航天局成功实施了“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通过探测器撞击小行星,成功改变了其轨道。而中国也在2024年发布了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计划采用“伴飞+撞击+伴飞”的模式,对目标小行星进行动能撞击,并全程观测撞击过程。

尽管小行星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但专家指出,它们也是值得深入探索的宝贵资源。小行星保留了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物质,对其探测和研究有助于揭示太阳系的起源和行星的演化历史。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高级工程师严韦表示,从科学角度来看,小行星的演化程度较低,因此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太阳系早期状态的重要窗口。

小行星还具有重要的资源价值。它们可能蕴含地球上稀缺的资源,因此在未来资源开发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李海洋强调,发射更多航天器到小行星附近进行探测,将为我们获取更多详细数据,进一步了解这些宝贵资源。

为了深入探索小行星,中国计划在今年启动首次小行星探测任务。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将于今年上半年发射,将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伴飞、取样并返回地球,以获取太阳系诞生之初的原始信息等宝贵科研数据。这一任务将为我们揭开小行星的神秘面纱,进一步推动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