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基因揭秘:人类说话能力或与NOVA1蛋白变体紧密相关

   时间:2025-02-22 23:09:05 来源:参考消息作者:参考消息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科学家近日揭示了人类言语能力进化的新线索,指出特定基因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一项新研究表明,一种仅存在于人类身上的蛋白质变体可能与口语的起源密切相关。

这项研究聚焦于一种名为“NOVA1”的蛋白质,它对大脑发育至关重要。研究人员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将小鼠体内的NOVA1蛋白质替换为人类特有的变体类型,以观察这种变化对小鼠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携带人类基因变体的小鼠在呼唤同伴时发出的声音与正常小鼠不同。

具体来说,当鼠妈妈出现时,携带人类基因变体的幼鼠发出的吱吱声与同窝的幼鼠存在显著差异。同样地,在雄性小鼠看到处于发情期的雌性小鼠时,它们发出的唧唧声也与正常雄性小鼠不同。这一发现表明,NOVA1蛋白质变体可能对小鼠的“言语”行为产生了影响,从而暗示了它在人类言语能力进化中的潜在作用。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罗伯特·达内尔博士是这项研究的论文作者之一。他指出,这种基因变体是“促使智人成为优势物种的众多基因之一”。达内尔博士的研究团队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一直在研究NOVA1蛋白质,而这项新研究为他们提供了关于人类言语能力进化的新见解。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科学家首次将基因与言语联系起来。早在2001年,英国科学家就发现了首个与语言和言语障碍相关的基因,即FOXP2基因,它曾被称为人类语言基因。然而,随后的研究发现,这种基因变体并非人类独有,尼安德特人也拥有这种变体。相比之下,达内尔博士表示,现代人类体内的NOVA1变体是我们这个物种独有的。

尽管如此,基因变体的存在并非人类能说话的唯一原因。人类言语能力的进化还涉及其他因素,如喉部的解剖特征以及大脑中协同工作以使人类能说话和理解语言的区域。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人类具备了独特的言语能力。

对于这项新研究的意义,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莉萨·法恩斯塔克表示,这是开始研究那些可能影响了言语和语言发展的特定基因的良好开端。她认为,这些基因研究成果有朝一日可能在人的生命早期就检测出哪些人可能需要言语和语言方面的干预。

达内尔博士也希望这项研究不仅能帮助人们更好了解自身的起源,还能最终带来言语相关问题的新疗法。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在未来更全面地理解人类言语能力的进化及其背后的基因机制。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