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超市“平价食堂”热潮:餐饮新赛道能否成为流量密码?

   时间:2025-02-20 22:58:55 来源:砍柴网作者:砍柴网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零售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超市跨界涉足餐饮业务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超市试图在吸引顾客流量与成本控制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在北京西南五环的西红门荟聚购物中心,大润发超市的改造尤为引人注目。去年10月,大润发将原本的熟食区升级为一个占地约200平方米的餐饮区,能同时容纳80人就餐。午餐时段,这里常常座无虚席,队伍排得长长的,显示出其强大的吸引力。餐饮区提供每日现做的60多种产品,包括自助区和限量区,价格亲民,单点套餐如把子肉和肘子肉仅售17.9元。

大润发采用了联营模式,与莎莎供应链公司合作,由后者负责菜品原料、后厨运营及品质把控。大润发提供场地和经营资质,通过经营流水扣点获取收益,这种轻资产模式有效减轻了运营压力。大润发并非孤例,永辉超市推出了“永辉食堂”,盒马鲜生和七鲜生活超市也布局了现制餐饮业态,这些超市的“餐饮潮”更加注重快餐化、性价比和便民化。

这一趋势背后,是消费习惯的变化和经济压力的双重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消费者行为变得更加理性,精打细算成为主流,高端消费疲软,低价经济迅速崛起。在日本,711便利店、吉野家、优衣库、萨莉亚等平价品牌在经济压力下崛起,中国市场也呈现出相似的规律。过去,俏江南、小南国等高端餐饮品牌风光无限,但如今,外婆家、绿茶等平价餐厅成为市场新宠。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全国快餐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2.6%,其中中式米饭快餐市场规模达到2513亿元,同比增长13.8%,占全国餐饮业近70%的市场份额。艾媒咨询的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对中式快餐价格的接受区间主要集中在20元左右,其中43.7%的消费者预算在20元以下,85.2%的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格不超过30元。

超市切入快餐赛道,不仅是为了卖饭,更是为了争夺流量。传统超市面临客流流失、商品差异化竞争力减弱和运营成本攀升的三重压力。在消费疲软的环境下,电商平台价格战激烈,即时配送平台持续补贴抢用户,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如何抢占传统商超的价值。超市通过提供便宜又好吃的饭,试图将消费者重新拉回线下门店。

与新零售初期的餐饮尝试相比,超市如今的“食堂模式”更具独立性。过去,盒马、七鲜等新零售超市通过餐饮增强购物体验,如今超市的餐饮服务已脱离商品销售,直接提供餐食,成为吸引流量的独立业务板块。

超市餐饮在成本和品类上具有显著优势。外卖平台抽成、配送费、打包费叠加推高了外卖价格,而超市堂食餐饮省去配送环节,价格更亲民,还能提供多样化的就餐选择。超市餐饮覆盖多种品类,满足家庭、公司群体的多样化需求,避免外卖因点单分散导致的高配送成本。

超市餐饮价格背后,是其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作为商场主力店,超市在租金上具有议价能力,租金成本通常只有普通餐饮店的三成,甚至部分品牌超市免租。超市拥有自建会员体系,无需支付外卖平台的高额抽成。在供应链方面,超市凭借规模优势,拿货成本远低于普通快餐店;在人力成本上,超市员工高峰期负责餐饮加工,非高峰期从事其他工作,效率极高。

超市餐饮的效果显著。以超市发为例,其美欣店日均销售额达1.2万元,客流450人。物美大食堂中关村店单日营业额接近2万元,是此前的五倍。超市餐饮不仅带来了直接收入,还有效提升了门店整体客流量。

然而,超市进军平价餐饮并非坦途。超市切入餐饮领域的模式主要有联营和自营两种。联营模式轻资产、低风险,但利润空间有限;自营模式成本高企,但利润空间更大。自营还需承担食品加工、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复杂的运营成本,稍有不慎便可能拖累整体效益。地段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超市位于居民区或写字楼附近更易成功,而地处偏僻的社区超市则面临挑战。

餐饮对运营能力要求极高,食品加工、安全、卫生等环节复杂且严苛,没有专业团队和严格管理很难支撑。餐饮成本也不低,装修、设备采购、人员招聘和培训都需要大量投入,食材损耗、卫生管理等问题更是考验精细化管理能力。不同超市的市场环境和消费需求各不相同,社区超市消费者更注重价格和便利,对餐饮需求有限,而大型综合超市或中高端超市则更需要通过餐饮提升消费体验。

超市做餐饮,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流量争夺战,也是一场权衡与挑战并存的旅程。它可以是解决流量困境的工具,但并非万能钥匙。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