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一直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寻找稀土资源,以减轻对中国稀土供应的高度依赖。稀土作为关键战略资源,在军工、科技、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中国长期主导着全球稀土供应链,不仅储量丰富,还具备从提炼到应用的全产业链技术。
自2010年起,中国为整治稀土市场,逐步收紧稀土出口政策。去年,中国更是颁布了关键矿产出口禁令,这让美国深感焦虑。为了打破这一困境,美国将目光投向了澳大利亚、加拿大、土耳其、越南以及蒙古国等地,试图从这些国家获取稀土资源。
在这些国家中,蒙古国因其丰富的稀土储量而备受瞩目。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蒙古国稀土储量高达3100万吨,若数据属实,其将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稀土储量国。蒙古国也试图借助其矿产资源,推行“第三邻国”战略,与美国一拍即合,于2023年达成了关键矿产合作协议。
然而,蒙古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却给美国的稀土梦泼了一盆冷水。蒙古国三面与中国接壤,边界线长达4710公里,占其总边界长度的57%。这意味着,蒙古国与外界的联系,尤其是与美国的稀土交易,几乎无法绕过中国。
面对这一困境,美国或许曾设想过通过公路等隐蔽方式运输稀土,但中国的迅速反应打破了这一幻想。中国已在中蒙边境全范围建起了绵延4700公里的电子屏障,这一系统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和传感器,能够准确识别并跟踪未经授权的进入行为,及时向控制中心发送警报。
这一电子屏障的建成,不仅打击了非法入境行为,更在无形中筑起了一道稀土走私的防火墙。未来,即便美国获得了蒙古国的稀土开采权,要想将稀土从中国过境运出,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陆地运输受阻,美国曾试图通过空中直航来解决问题,与蒙古国签署了开放天空协议。但高昂的空运成本和蒙古国落后的航空设施水平,使得这一方案并不现实。
即便美国能够利用飞机运输稀土,也仍然无法绕开中俄领空。根据中蒙签署的民用航空运输协定,蒙古国对外航线必须经过中国审核,并接受严格检查。一旦发现违规行为,中国有权取消航线过境许可。而北侧绕道俄罗斯的方案,也因美俄关系的紧张而变得不可能。
因此,在中国电子屏障全面建成后,美国的稀土梦几乎破灭。想要借助蒙古稀土建立完整的稀土产业链,现在看来只能是遥不可及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