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电池巨头跨界救急,GPU独角兽能否借势重生?

   时间:2025-02-20 19:02:41 来源:蓝鲸新闻作者: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一家A股上市公司安孚科技在创投圈引发了广泛关注,原因是其成功参与了对一家曾陷入危机的GPU独角兽企业的拯救行动。这家独角兽企业名为象帝先,近日宣布完成数亿元的最新一轮融资,标志着其成功破局重生。

安孚科技在公众视野中的上一次亮相,与其推动业务转型有关。通过一系列资本操作,安孚科技助力中国第一大消费类碱锰电池厂商南孚电池实现了上市梦想。如今,正是这节小小的南孚电池,为象帝先这只芯片独角兽续上了命。

安孚科技此次跨界投资象帝先,尽管业绩向好,但仍背负着近30亿元的商誉。这一举动引发了市场对其是否“不务正业”的质疑。然而,安孚科技与象帝先在此轮融资中达成了深度战略合作,这不禁让人好奇,两者究竟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象帝先,这家成立于2020年的企业,专注于研发高性能、低功耗的通用CPU/GPU及相关专用芯片产品,被誉为“中国英伟达”。然而,就在去年8月,象帝先却传出裁员400人、公司进入休眠状态的噩耗。随后,公司及其创始人唐志敏更是被执行了限制消费令。直到年底,象帝先才迎来了融资的重大突破。

而安孚科技,作为一家消费类电池研发商,名下资产为中国知名碱锰电池品牌“南孚”。其业务主要围绕储能行业需求,积极探索并拓展新能源业务。那么,为何一家电池厂商会投资一家GPU厂商呢?象帝先在公告中透露,安孚科技将依托其强大的资本实力及高效管理体系,助力象帝先加速技术研发、拓展市场边界。

安孚科技与GPU的关联或许并不直接,但安孚科技的掌舵人袁永刚却早已关注芯片产业。袁永刚在业界低调却实力不凡,他家族的企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家小型钣金工厂起步,逐步发展成为苏州当地的知名民营企业。2005年,袁永刚从海外归来接手企业经营,并带领企业向资本市场推进。

2019年,袁永刚夫妇入主了当时业绩连年亏损的安德利百货。尽管夫妻二人接手后积极调整战略布局,但仍难以扭转亏损的颓势。于是,在2021年9月,安孚科技以24亿元现金收购了南孚电池控股股东亚锦科技36%的股份,从而完成了从百货零售到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业务转型。这场并购只是袁永刚资本运作生涯中的冰山一角。

追溯过往战绩,袁永刚在接手家族企业东山精密后,先后成功并购了苹果FPC供应商MFLX公司和跨国巨头伟创力旗下主营刚性PCB业务的Multek。袁永刚还入股了多家投资机构和私募基金,包括吴中创投、汉虎资本等。在芯片领域,袁永刚也并非初次出手,他曾参与过中国资本在半导体领域里规模最大的一起并购案——安世半导体的并购。

如今,袁永刚是控股东山精密、安孚科技、蓝盾光电三家A股上市公司的企业家。借助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已成为他的基本操作。在2024年4月,袁永刚通过蓝盾光电参与了5G基带芯片设计企业星思半导体超5亿元的B轮融资。而此次安孚科技投资象帝先,也是其借助上市公司平台进行投资的一例。

安孚科技在正式转型后,业绩主要由南孚电池贡献。财报信息显示,近年来安孚科技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呈上升趋势。尽管在收购南孚电池时产生了巨额商誉,但只要南孚电池业务足够好,就不会发生商誉减值,并且业绩对赌的风险也在可控范围内。因此,安孚科技投资象帝先并不会面临太大的压力。

上市公司向GPU赛道伸手并非个例。在2023年,GPU厂商砺算科技也曾经历过艰难时期,但在2024年8月,上市公司东芯股份向其抛出了橄榄枝。当前的GPU赛道仍在聚光灯下,安孚科技入局看中了潜力,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南孚电池为象帝先续电,而象帝先又能否为安孚科技打造新的增长曲线,我们拭目以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