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金融市场中,券商通过债券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规模已经突破了千亿元大关。根据同花顺iFinD的最新数据,截至2月18日,已有33家券商成功发行了67只债券,合计募集资金达到了107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券商发债的热情异常高涨。仅在2月11日这一天,就有包括中国银河、招商证券、中信证券等在内的8家券商发行了债券,计划募集资金总额高达230亿元。这一数据无疑显示了券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对资金的强烈需求。
从债券的种类来看,券商发行的债券主要包括证券公司债、证券公司次级债以及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其中,证券公司债的发行规模最大,达到了643亿元;证券公司次级债和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则分别为170亿元和258亿元。还有3只永续债由中信证券、长江证券和中信建投发行。
在单家券商的发债规模上,国泰君安证券以113亿元的发行金额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中国银河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和兴业证券,它们的发行金额分别为85亿元、60亿元、57亿元、56亿元和50亿元。这些券商通过发行债券,不仅补充了自身的运营资金,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市场环境的宽松和融资成本的降低,是券商密集发债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年初,市场货币供应量较为充裕,市场利率水平较低且呈现下行趋势,这使得券商债券融资的成本显著降低。已发行的债券票面利率多在1.6%至2.7%之间,平均利率约为1.92%,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0.4个百分点。例如,中泰证券和华泰证券发行的部分债券票面利率甚至低至1.6%。
券商发债融资的优势不仅在于降低融资成本,还在于保护股东权益和融资的便捷高效。发债融资不会稀释公司股东的股权,有利于保护股东的控制权和利益。同时,债券市场相对成熟,发行流程标准化,使得发债融资更加便捷和高效。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券商通过发行债券补充资本金,还可以优化自身资本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
除了已经成功发行的债券外,还有多家券商的发债融资申请已经获得了监管部门的批复。例如,西南证券获批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35亿元的公司债券;财达证券获批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30亿元的次级公司债券;国海证券和招商证券也分别获批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100亿元和400亿元的公司债券。
券商密集发债的背后,是其在业务扩张和市场竞争中对资金的强烈需求。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券商可以更好地支持自身业务的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这也反映了当前市场环境下券商对资金运用的灵活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