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中国旅游市场迎来了一股新的热潮——夜经济,它犹如璀璨星辰,点亮了各大城市的夜空,成为促进消费复苏的重要力量。
在古城西安,新春灯会在城墙上绚烂绽放,不仅照亮了古老的城墙,更带动了周边街区的餐饮、零售等行业销售额的大幅增长。而在成都,“夜游锦江”项目吸引了超过46万人次的游客,他们沉浸在灯火阑珊、波光粼粼的锦江夜色中,流连忘返。济南的环联夜市同样热闹非凡,日均客流量上万人次,市井烟火气中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数据显示,中国60%的消费活动发生在夜间。近年来,随着夜间旅游需求的持续增长和旅游总花费的不断攀升,夜经济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从繁华的商业街区到充满艺术气息的文化场馆,从热闹非凡的夜市到充满未来感的元宇宙空间,夜经济以多元化的业态重构了城市生活的图景,不仅延长了消费时间,更激发了城市的无限活力。
然而,要使夜经济持续为中国经济发光发热,还需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变。关键在于丰富业态,打造多元化的消费场景。例如,“2025北京千灯夜”活动汇聚了众多自贡彩灯,并与泡泡玛特、王者荣耀等品牌IP合作,打造出融合文化、旅游、娱乐、科技的综合性场景,让游客在同一区域内就能满足多种需求,从而增加了游客的粘性。
抓住文化这一灵魂,打造当地独有的特色品牌也是关键。夜经济的文化内涵越丰富,越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云南丽江古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晚间纳西族传统歌舞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他们不仅可以现场观看表演、加入篝火活动,还能亲手制作纳西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品,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深入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
同时,夜经济还需要学会为消费者精准画像。年轻人是推动夜经济火热的主力军之一。春节期间,重庆“长航朝天星河”游轮登上央视春晚后,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前来体验。游轮上的音乐表演、互动游戏等满足了年轻人追求独特体验的需求,他们将这段经历分享到社交媒体上,进一步吸引了更多人前来体验,成功实现了线上“流量”到线下“留量”的转化。
随着5G、AI、元宇宙等技术的深度应用,消费方式正在被数字技术重构,文化记忆也被科技手段激活。这将催生出更多“文化+科技+消费”的融合业态,为夜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在这场夜色中的经济变革中,夜经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