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春节档期,一部动画电影横空出世,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黑马——《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这部电影不仅在国内市场掀起了观影热潮,更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轰动。截至2月14日,其票房已经突破了101.88亿元大关,不仅刷新了中国影史的票房纪录,还成功跻身全球票房排行榜的前16名,与《复仇者联盟4》、《星球大战7》等好莱坞大片并驾齐驱。这一成就的背后,光线传媒作为最大赢家,其股价在短短8个交易日内飙升了超过260%,市值一举突破千亿,董事长王长田的个人财富也随之暴涨,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广泛热议。
自2月5日春节后首个交易日开始,光线传媒的股票便迎来了疯狂的上涨势头。在连续8天内,该股收获了6个涨停板,累计涨幅高达264%,成交额更是超过了90亿元。市值从原本的280亿迅速攀升至2月14日的1019亿,一跃成为A股传媒板块的领头羊。而《哪吒2》自1月29日上映以来,票房便势如破竹,不断刷新纪录,迅速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并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亚军。猫眼专业版甚至大胆预测,该片的总票房有望达到160.3亿元,有望冲击全球前五的宝座。
光线传媒凭借《哪吒2》的火爆表现,其“钞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作为该片的主控出品方,光线传媒与票房收入紧密相连。影片上映前7天,就为公司带来了9.5亿至10.1亿元的营收,这一数字已经远超公司2022年全年的营收7.55亿元。据浙商证券测算,如果《哪吒2》的总票房能够达到160亿元,光线传媒的净利润或将超过17亿元。衍生产品的销售也为公司带来了不小的收益,如与泡泡玛特联名的盲盒热销,以及哪吒相关食玩销售额突破2亿元,进一步增厚了公司的业绩。
然而,在王长田财富暴涨368亿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他持有的35.53%股权价值从节前的约100亿飙升至358亿元。虽然市场上一片欢腾,但风险信号已经开始显现。2月13日,由于股价连续两日涨幅偏离值超过30%,光线传媒不得不发布异常波动公告,重申公司正常经营且没有未公开的重大信息。
《哪吒2》的成功不仅是中国动画电影的一次重大突破,更被视为中国动画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光线传媒通过AI技术将动画制作效率提升了30%,并计划每年推出2至3部动画电影,旨在构建一个“中国神话宇宙”。同时,公司还计划开发《三体》电影等重量级IP。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光线能够持续开发IP衍生品,或许能够在“项目制”的估值限制中脱颖而出,向迪士尼的模式靠拢。
尽管光线传媒目前票房与股价双丰收,但资本市场的谨慎态度并未因此改变。艾媒咨询CEO张毅指出,单一爆款难以支撑影视行业的持续回暖,更需要更多优质内容的接力。在短期内,《哪吒2》的海外发行以及衍生产品的销售或将为光线传媒带来新的增长点。然而,从长远来看,公司能否持续运营好IP、保持内容的创新性才是关键所在,以避免对单一作品的过度依赖。
随着《哪吒2》在全球范围内的热映以及光线传媒市值的飙升,中国影视行业迎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然而,市场狂欢的背后也隐藏着对内容质量与资本运作能力的双重考验。光线传媒能否借此机会蜕变为“中国迪士尼”,还需时间来验证以及更多优秀作品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