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一次重要财务动作中,绿城中国(股票代码:HK.03900)成功发行了一笔高达3.5亿美元的票据融资,这一举动标志着自2022年初中国房地产市场步入长期调整期以来,国内住宅房地产开发商首次大规模重返美元无抵押债券市场。
据绿城中国发布的公告显示,这笔融资资金将被用于对现有债务的再融资操作。此次融资的成功不仅彰显了绿城中国在融资渠道上的畅通无阻,更体现了其充足的流动性,这对于当前正处于复苏关键阶段的房地产行业而言,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具体而言,这批票据的年利率定为8.45%,发行价格为票据面值的100%,到期日为2028年2月24日。利息支付将分别于每年的2月24日和8月24日进行,而首次利息支付将从2025年8月24日开始。值得注意的是,这批票据仅在美国境外发售,并未在香港地区面向公众发售或向公司内部关联人士配售。
绿城中国在公告中明确指出,扣除发行佣金及其他相关费用后的净所得款项,将主要用于现有债务的再融资,包括为同时进行的购买要约提供资金支持。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对此次融资给予了“B1”的评级,认为此次融资主要用于债务再融资,将进一步提升绿城中国的流动性状况,而对其整体财务状况的影响则相对有限。
自2024年9月下旬以来,随着一系列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房地产销售市场开始呈现企稳态势,这为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市场环境。绿城中国此次美元债的成功发行,不仅反映了其自身的财务稳健性和市场地位,也体现了市场环境的逐步改善以及投资者信心的逐步恢复。
从绿城中国近年来的业绩表现来看,其债券融资能力的提升得到了应收账款和销售额双重增长的坚实支撑。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绿城中国实现营业收入695.62亿元,同比增长22.09%,显示出公司在业务拓展方面的积极成效和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
在销售方面,尽管面临市场整体压力,但绿城中国凭借其卓越的产品力和品牌优势,在2024年全年实现了2768.5亿元的销售金额,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销售业绩。进入2025年,绿城中国的销售表现依然稳健,1月份自投项目合同销售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约70亿元,其中归属于绿城集团的权益金额约为47亿元;同时,代建项目也取得了不俗的销售成绩,销售面积约2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约为43亿元。
在土地储备方面,截至2024年6月30日,绿城中国拥有土地储备项目151个(含在建及待建),总建筑面积约3193万平方米,其中权益总建筑面积约为2064万平方米。这些土地储备中,一二线城市货值占比高达79%,长三角区域占比57%,北京、上海、杭州、西安等十大战略核心城市占比55%。公司在2024年成功获取了43宗优质地块,新增土地储备288万平方米,新增货值达1147亿元。绿城中国坚持“以销定投”的土地投资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和现金流状况科学制定拿地计划,这一精准布局为公司未来的项目开发和销售业绩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产品创新方面,绿城中国近年来持续深耕,不断推出引领行业潮流的产品系。去年,公司完成了“凤起系、玫瑰园系、云庐系、月华系、晓风系、春月系、海棠系”七大产品系的封装,并在全国多地成功落地。同时,绿城中国还积极推动行业标准的提升,于2024年6月发布了行业首个企业“好房子”标准,该标准包含226项条款,其中189项指标均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彰显了绿城中国在房地产行业中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