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DeepSeek导致多地智算中心建设停滞”的说法在业界流传,但这一观点并未获得广泛认可。实际上,自春节以来,众多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正积极接入DeepSeek,预计接下来的几个月将成为其应用验证的关键时期。
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国内智算市场将呈现几大新趋势。首先,训练市场的智算大单预计将减少,大型智算中心项目的决策或将进入为期半年至一年的观望期。其次,在推理市场方面,高可用性且成本较低的大模型将激发普通企业的强烈需求,推动云大厂推理服务的增长,同时,企业内部1至20台服务器的私有化部署将迎来爆发。
算力需求正由集中式向碎片化转变,但总体智算市场仍有望实现增长,智算中心的建设也不会停滞。随着推理对算力要求的降低,国产算力将迎来利好,部分之前空置的国产智算中心有望被重新启动。同时,采用液冷技术的智算中心的紧迫性有所降低。而在国际市场上,英伟达股价的走向被认为与GPT5的发布紧密相关,国内市场需求依然旺盛。
在训练市场方面,尽管互联网大厂不会轻易放弃大模型市场,但除头部企业外,多数企业或将重心转向应用开发。DeepSeek的出现打破了算力消耗的迷思,为业界带来了新方向。业界普遍认为,被OpenAI推动的庞大算力集群建设需求已不再那么迫切。
对于大型智算项目,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半年到一年内将是观望期。同时,大模型应用企业预计,未来几个月将是DeepSeek应用验证的重要阶段。然而,大单依然会存在,因为模型竞争才刚刚开始,多模态大模型、世界模型等训练任务至少需要万卡起步。
在推理市场,公有云大厂表现出强烈的紧迫感。ChatGPT推出两年后,美国大厂如微软、亚马逊AWS迅速响应DeepSeek R1开源模型的推出,官宣提供相关服务。微软CEO纳德拉甚至发文称,随着AI变得更高效、更易获取,其使用量将迅速增长。
国内公有云企业和运营商云计算平台也已接入DeepSeek,大量用户涌入尝鲜,部分云平台一度面临压力。同时,业界推测DeepSeek自身也可能提供类似服务,类似MongoDB从开源数据库转变为SaaS服务的故事可能在国内重演。
除了公有云,私有化部署的推理市场也被认为将爆发。春节后,多家企业开始接入DeepSeek,进行本地部署,与自身业务结合。企业正计划建设自己的小型智算中心,部署少量服务器,以满足AI数字人、AI游戏、AI歌手等应用需求。
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随着大家都使用开源大模型和同质化硬件,技术服务商将寻求差异化,提升推理速度和性价比。芯片公司、服务器企业、解决方案公司和私有云服务商之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在商业模式上,去年业界预测算力需求集中度会越来越高,但今年各家战略调整,服务更多中型甚至小型客户,渠道合作变得关键。
关于智算市场的整体走向,尽管2025年智算大单可能减少,但碎片化订单增多,业界对此持谨慎乐观态度。他们认为,小企业的需求增加将推动整体市场增长。DeepSeek的出现相当于瓦特时刻,改良后的大模型将进入各行各业,推动算力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扩容建设。
英伟达股价在DeepSeek发布R1当日跳水,市值大幅蒸发。业内人士认为,英伟达之前毛利率过高,股价早已需要调整。同时,美国各大厂如微软、谷歌、meta和xAI都在自研芯片,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英伟达虽然引入了DeepSeek,但仍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推理市场,国产算力迎来机遇。英伟达、国产芯片以及美国三家推理芯片企业都在积极适配DeepSeek,提升性价比。国产算力要抓住这次机遇,关键在于与软件结合,提升推理效率,并考虑跟随大模型一起出海。
DeepSeek的推出加剧了业界竞争,预计将刺激一大波创新型中小企业尝试开发部署智能应用。然而,AI业务应用层面仍处于早期,懂业务又懂AI技术的人才稀缺。如果短期内无法推出爆款AI应用,企业可能只能浅尝辄止。同时,DeepSeek后续版本能否保持进化速度,以及竞争企业的研究进展,都将影响未来市场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