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股市场迎来了一波资金流动的新动向。数据显示,在2月13日这一天,南下资金对港股的整体操作呈现出净卖出的态势,具体金额为10.24亿港元。
细致观察发现,资金流动并非一边倒。通过港股通(沪)渠道,南下资金净买入达到了23.35亿港元;而港股通(深)渠道则出现了33.59亿港元的净卖出。这种分化现象显示出投资者对不同渠道和个股的偏好差异。
在具体个股方面,南下资金对某些股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例如,阿里巴巴-W获得了17.28亿港元的净买入,中芯国际也吸引了9.03亿港元的资金净流入。中国移动、快手-W和阿里健康同样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净买入。
然而,与此同时,也有部分股票遭遇了南下资金的抛售。盈富基金被净卖出31.04亿港元,成为当日净卖出额最高的股票。腾讯控股紧随其后,净卖出额达到17.66亿港元。小米集团-W、中国海洋石油、比亚迪电子、小鹏汽车-W等股票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净卖出。
值得注意的是,南下资金对腾讯控股和小米集团的抛售已经持续多日。数据显示,腾讯控股已连续三日大幅净卖出,累计金额达到53.74亿港元;小米集团也同样连续三日净卖出,累计金额超过20亿港元。相比之下,阿里巴巴则连续两日获得净买入,累计金额高达47.71亿港元。
从市场消息来看,阿里巴巴近期备受关注。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确认了阿里与苹果的合作关系,这无疑为阿里巴巴的未来增添了新的看点。银河国际分析指出,阿里巴巴凭借其在AI能力、商业客户群和隐私政策方面的优势,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未来两到三年内,随着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突破,阿里巴巴的云计算部门利润率有望得到提升。
中芯国际方面,里昂发布的研究报告维持其“跑赢大市”评级,并上调了今明两年的盈利预测。报告指出,中芯国际去年第四季的收入表现超出预期,毛利率也优于指引。
中国移动同样受到市场的关注。浙商证券指出,作为运营商中的IDC市场份额前三名,中国移动的上架率有望提升。运营商作为国产算力的主力军,其智算盈利有望明显改善。AI的爆发将拉动通用云计算进入成长周期,为运营商带来价值重估的机会。在低利率环境下,中国移动的高股息和稳增长特性也提升了其投资价值。
腾讯控股方面,尽管近期遭遇资金抛售,但其在AI领域的进展仍然值得关注。消息称,腾讯混元App已经正式接入DeepSeek-R1模型,为用户提供免费使用。高盛认为,DeepSeek的技术突破有望加速AI的普及,从而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
中国海洋石油方面,大摩发布研报下调了其石油销售收入预测,以考虑去年第四季油价疲弱的因素。尽管如此,大摩仍然给予中国海洋石油“增持”评级,认为其具有良好的收益潜力。
比亚迪电子作为比亚迪集团的核心供应商,在汽车电子业务方面展现出中长期业绩增长的空间弹性。招商证券指出,比亚迪智驾平权战略全面超预期,有望引领汽车智能化产业的新浪潮。
最后,小鹏汽车-W方面,交银国际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春节过后多家车企推出了优惠活动,车市有望进入节后回暖周期。这一趋势对于小鹏汽车等车企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