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古茗难逃新茶饮“魔咒”:上市即破发,拓店步伐放缓,加盟商流失率连增

   时间:2025-02-13 23:27:47 来源:搜狐财经作者:搜狐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作者丨柴鑫洋 毕然

编辑丨李文贤

与奈雪的茶、茶百道的表现如出一辙,古茗也经历了上市首日即破发的魔咒,股价连续两天下跌。

盘点发现,虽然古茗在2024年前三季度保持增长,但在新茶饮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古茗的拓店步伐放缓,加盟商流失率也逐步增高。

古茗招股书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现有加盟店的单店日均GMV下滑4.35%。

“古茗上市破发是在意料之中。”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资本市场更为看重的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就当前情况而言,古茗尚未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品牌。

古茗成新茶饮第三股,上市首日跌超6%

古茗,没能逃过茶饮上市魔咒。

元宵节当天,古茗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茗”)在港交所上市,成为第三家新茶饮上市公司,发行价为9.94港元。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创始人王云安持有古茗43.21%的股份,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与茶百道无基石投资者不同,古茗引入5名基石投资者,包括腾讯、美团龙珠、正心谷资本、Duckling Fund和元生资本,认购总额约7100万美元(约5.53亿港元)。

上市当日,公司早盘微涨。但午后股价急速跳水,盘中最大跌幅约10%。最终收盘价为9.3000港元/股,跌6.44%。全天交易额13.57亿港元,市值216.9亿港元。

2月13日,古茗股价一度下跌超11%。截至收盘,古茗报9.160港元/股,跌1.51%,市值213.7亿港元。

奈雪的茶和茶百道的上市表现,也给新茶饮市场带来了一股寒意。

奈雪的茶上市至今跌幅已超过90%,其上市发行价为19.8港元/股,目前股价仅为1.30港元/股。上市之初的市值一度接近300亿港元,如今市值缩水至22亿港元。

截至2月13日收盘,茶百道股价为9.60港元/股,其上市发行价为17.5港元/股,跌去45.14%。如今,总市值约142亿港元。

市场份额约9%,单店日均GMV下降

从营收与层面来看,古茗还在保持增长。

招股书显示,古茗的收入主要来自向加盟商销售货品及设备以及提供服务。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收入64.41亿元,同比增长15.6%;净利润为11.20亿元,同比增长11.7%。

2021年至2023年,古茗的营收分别为43.84亿元、55.59亿元和76.7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24亿元、3.72亿元和10.96亿元。

据灼识咨询报告数据,按照2023年的GMV计算市场份额的话,中国前五大现制茶饮店品牌依次为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霸王茶姬、沪上阿姨,市场份额依次为20.2%、9.1%、8.0%、5.0%、4.6%。

从已上市的奈雪的茶及茶百道来看,茶饮行业并不乐观。

奈雪的茶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25.44亿元,同比降低1.9%。净利润由 2023 年同期的 0.66 亿元变为亏损 4.35 亿元。

而茶百道上半年收入23.9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0%。净利润由去年上半年的5.88亿元减少约60%至2.37亿元。

古茗招股书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现有加盟店的单店日均GMV下滑4.35%。新开加盟店的单店日均GMV降幅为10.34%。

拓店步伐放缓,加盟商流失率连增

作为加盟品牌扩张的主要方式,古茗的拓店步伐已经开始放缓。

古茗2024年前9个月,新增门店700多家。而2023年时,一年新增了2000多家门店。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古茗共拥有9778家门店。

从分布来看,古茗在全国仍有17省份尚未涉足。古茗的加盟商也在加速流失。

2021年-2023年,古茗加盟商流失率分别为6.2%、6.7%、8.3%。2024年前9个月,新增加盟商871个,退出643家,流失率增至11.7%,创历史新高。

对于未来的发展,古茗招股书中表示,所得资金预计将用于继续提升业务管理和门店运营的数字化;加强供应链能力和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加强品牌建设和与消费者联系;持续推行地域加密策略,加强对加盟商的支持,并进一步建立紧密的加盟商团体;提升产品研发能力等。

“古茗上市破发是在意料之中。”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门店主要聚焦于三四五线城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品牌影响力,进而影响了其渠道拓展能力。不仅如此,古茗在品牌效应、粉丝基础以及供应链完整性方面也存在明显短板。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