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业界的一则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再次现身阿里园区,此次他的笑容格外灿烂,似乎预示着公司有好事发生。这一场景与以往几次低调现身截然不同,马云的愉悦情绪仿佛传递出阿里正迎来新的转机。
确实,阿里近期的好消息不断。股价方面,短短半个多月内飙升了30%,创下了近三年来的最佳表现。外媒报道指出,苹果与阿里将携手为中国iPhone用户开发AI功能,这一消息使得阿里港股股价当日上涨超过8%。马云的喜悦之情似乎也在印证,阿里正逐步走出低谷,重新在资本市场树立其AI领先企业的形象。
然而,与阿里的春风得意相比,百度却显得有些落寞。原本有传闻称百度将与苹果达成合作,但最终苹果选择了阿里,导致百度股价下跌。这一决定无疑对百度造成了打击,可能进一步动摇市场对百度AI的信心。此前有报道称,苹果与百度工程师曾尝试改进百度的大语言模型,但效果并不理想,这也可能是苹果最终选择阿里的原因之一。
不仅如此,近期DeepSeek的崛起也未能带动百度的股价上涨。自1月27日以来,百度股价仅微涨2%,与阿里的涨幅相比相形见绌。尽管百度云可以受益于DeepSeek的热度,但百度在AI领域的表现并未达到市场预期。特别是与DeepSeek相比,百度在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步伐显得相对缓慢。例如,百度计划在下半年发布的新一代AI模型“文心5.0”,被指动作过于迟缓,而DeepSeek已经成功降低了成本。
李彦宏在AI领域的判断也受到了挑战。他曾认为小公司做通用模型没有机会,闭源模型将战胜开源模型。然而,DeepSeek作为一个不知名小公司开发的开源模型,却震撼了整个硅谷。这一事实不仅让李彦宏的预测落空,也让人们对百度的判断力产生了质疑。
面对这些挑战,李彦宏表示创新是无法计划的,公司所能做的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然而,百度在AI领域的长跑过程中,是否真正营造了这样的环境,还有待观察。近年来,百度在研发上投入了两三百亿资金,表示要“All in AI”。然而,尽管拥有先发优势和AI历史优势,百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却并未如人意。随着字节跳动、阿里、腾讯等竞争对手的崛起,以及DeepSeek等新兴企业的冲击,百度在AI领域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