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化,券商们正积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其中做市业务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焦点。近日,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成功获得了北交所做市商业务资格,使得该领域的参与者增加至21家券商,并且还有更多券商正在排队申请中。
做市业务,简而言之,是指符合条件的做市商根据监管要求和协议约定,在交易中提供持续双向报价等流动性服务的业务。自北交所引入做市交易以来,这一机制在缩小市场买卖价差、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同时,通过引入增量资金,做市交易也增强了市场的订单深度,提升了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越来越多的券商获得了北交所做市商资格,但不同做市商在做市股票数量上却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这主要源于各券商不同的做市风格和策略,而这些风格又与其内部重视程度、考核激励导向等因素密切相关。一些券商更看重做市股票的数量,尽管单个股票的头寸较小;而另一些券商则更注重质量,数量虽少但单个股票的头寸较大。
在已展业的18家北交所做市商中,做市数量排名靠前的券商包括国金证券、中信证券、国投证券等,它们在做市业务上表现突出,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而根据北京证券交易所和全国股转公司发布的2024年度证券公司执业质量评价结果,中信建投、民生证券、东吴证券等券商在北交所、新三板市场的业务开展情况也获得了高度评价。
券商们纷纷布局北交所做市业务,不仅是为了响应国家战略要求,加强业务协同,提升投研等综合能力,更是看中了这一领域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盈利空间。做市业务有望成为券商新的收入增长点,特别是在美国等成熟市场中,大型投行的做市业务对营业收入的贡献已经相当可观。
为了把握这一机遇,各家券商也在积极行动。申万宏源证券作为首批新三板做市商,已经为超过340家新三板公司提供了做市服务,并成功将这一业务平移至北交所。他们致力于提升市场流动性水平,助力专精特新企业价值发现,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而国元证券则依托其综合金融服务优势,持续迭代做市策略,扩大做市业务版图,为优质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做市交易服务。
还有一些券商正在积极申请北交所做市业务资格。例如,渤海证券、国联证券等券商已经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申请,并获得了反馈意见。这些券商的加入将进一步扩大北交所做市商队伍,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流动性支持。
随着券商们对北交所做市业务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这一领域也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但无论如何,做市业务都将为券商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盈利增长点,同时也将推动北交所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