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近日公布了其2024年第四季度财务报告,这份报告展示了公司在该季度的财务表现和业务发展情况。报告显示,中芯国际在该季度实现了稳健的业绩增长,多项核心指标均达到预期或超出预期。
首先,从整体业绩来看,中芯国际本季度实现收入22.07亿美元,环比增长1.7%,这一成绩不仅符合公司的增长指引,也符合市场的普遍预期。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毛利率在本季度达到了22.6%,这一数字不仅超出了公司此前给出的指引区间上限(18-20%),也高于市场的预期(19.1%)。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消费电子和PC等国产化需求的带动。
深入分析中芯国际的三大核心指标,即收入、毛利率和产能利用率,可以发现更多细节。在收入端,公司通过提升产品均价实现了收入增长,尽管出货量环比有所下滑。特别是12寸晶圆的出货占比持续提升,结构性地带动了产品均价的提升。数据显示,本季度产品出货量环比下滑6.1%,而产品均价则环比提升了8.3%。
在毛利率方面,中芯国际本季度的表现同样亮眼。公司通过优化成本结构,实现了毛利率的提升。单片晶圆收入的增加以及单片可变成本的减少,共同推动了单片毛利的提升。展望下一季度,中芯国际给出了收入环比增长6-8%、毛利率19-21%的指引,均好于市场预期。
产能利用率方面,中芯国际本季度的产能利用率为85.5%,虽然有所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海豚君分析认为,当前需求面呈现出结构化特征,12寸晶圆需求相对较好,而8寸晶圆需求仍旧低迷。这一趋势也直接影响了公司的产能利用率。
从业务层面来看,中芯国际在智能手机、消费电子、电脑及平板以及工业与汽车等领域均有布局。其中,消费电子和电脑及平板业务成为本季度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受补贴政策的影响,这两项业务在近两个季度都有明显提升。随着2025年国补政策的加码,公司的手机业务也有望迎来回升。
中芯国际在晶圆尺寸方面也有所调整。本季度,12寸晶圆收入占比继续新高,达到80.6%。这一变化不仅提升了公司的产品均价和毛利率,也反映了当前半导体市场对12寸晶圆的需求趋势。
在地区分布方面,中芯国际的中国区收入占比继续提升,达到89.1%。这一变化显示出国内市场对公司业绩的重要性日益增强。随着美国BIS再次发布半导体禁令并扩大限制范围,将进一步推动半导体公司向国内制造厂转单的需求,中国区收入有望继续提升。
从经营数据方面来看,中芯国际本季度的经营开支略有提升,主要是研发费用和行政费用的增加。同时,公司的存货和应收账款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存货环比增加2.8%,而应收账款环比减少10.5%。这些变化反映了公司当前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环境。
最后,从EBITDA角度来看,中芯国际本季度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继续提升,利润率维持在58%。这一成绩显示了公司在重资产制造业中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