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消费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增长态势,各类零售业态在挑战与机遇中寻求突破。
据凯度消费者指数(隶属于CTR)最新发布的报告,中国城镇快速消费品市场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了1.2%的同比增长,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7%,整体发展平稳。其中,饮料类表现尤为亮眼,全年销售额增长超过7%。然而,个护类商品依然面临下行压力,尽管第四季度降幅有所收窄,而乳制品市场也承受着显著的增长压力。
在零售业态方面,小型超市和食杂店成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小型超市业态销售额增长超过10%,食杂店也实现了7%的增长。前置仓模式销售额增长尤为显著,增幅超过26%,显示出消费者对即时零售需求的增加。会员店同样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年销额同比增速超过20%。
电商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变化。抖音凭借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的优势,成功超越拼多多,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2024年,有49%的中国城镇家庭通过抖音购买快速消费品。抖音还大力发展本地服务,开辟新的消费场景,增强了用户粘性。
与此同时,线下商超也在寻求转型升级。大卖场和大超市虽然依然面临下行态势,但降幅已明显缩小。多家头部零售商如永辉超市、步步高等,通过店面升级改造、优化商品结构、提供精加工生鲜商品和开发自有品牌等方式,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的购物需求。区域零售商在深耕本地市场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河南省的胖东来、丹尼斯和大张集团等,通过构建多层次、多业态零售网络,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下线城市特别是县级市和镇级市场成为快消市场增长的关键。这些地区的消费市场规模和需求将进一步释放,为零售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便利店在2024年第四季度出现了下滑,特别是南部市场。这主要受到折扣业态和线上渠道的冲击。折扣店吸引了大量原本便利店的客源,而即时零售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小时达服务也削弱了便利店的便利性优势。
在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中,盒马以其积极的门店扩张和业务范围拓展脱颖而出。2024年第四季度,盒马的销额占比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4个百分点。沃尔玛集团和SPAR系统的市场份额也有所提升。
展望未来,线下商超社区化、区域零售品牌崛起将成为趋势。大型业态需要注重消费者需求,优化商品结构,并通过场景化陈列和营销,打造沉浸式、个性化的购物体验。同时,零售商还需根据区域市场的人口结构、经济水平及小业态现存发展水平,动态调整区域发展策略。
全渠道融合也将成为满足消费者即时性需求的关键。各业态零售商正在通过整合升级拓展即时零售市场,如山姆、盒马等加速布局服务网络,增加前置仓数量。电商平台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增长点,如抖音大力发展本地服务,开辟新的消费场景。
折扣化零售将继续盛行,但零售商需要在折扣化浪潮中锚定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以提供独特的购物体验和高性价比的产品。会员体系的价值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对有高质低价和高品质服务需求的消费群体。会员店如山姆等凭借成熟的供应链、高性价比自有品牌和会员黏性,在中国市场快速扩张。
在当前中国零售市场中,依赖单一渠道获取持续增长的传统模式已难以为继。零售商需要更多依赖于全渠道协同、商品力提升和用户精细化运营来挖掘存量市场中的增量价值。而品牌商也需要积极与零售商合作,找到消费者对品牌的身心需求,差异化布局产品组合和营销策略,以持续占领消费者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