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欧洲市场新机遇:中国智能硬件如何乘风破浪?

   时间:2025-02-11 11:30:56 来源:36氪作者:36氪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全球商业环境动荡不安的当下,出海成为了众多中国公司的重要战略选择。面对海外65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分散在近200个发展极不均衡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企业的出海之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硬氪作为长期关注海外市场的媒体,近期推出了新栏目“出海New Land”,旨在深入探讨中国企业在欧美日澳等发达国家和东南亚、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出海实践。本栏目将以公司和产品为核心,从专业角度剖析成功出海企业的实战经验,透视爆款产品背后的故事,以期洞察并传达新趋势的微光。

近期,硬氪“出海New Land”栏目发表了一篇深度报道,聚焦了中国智能硬件企业在欧洲市场的表现。报道指出,尽管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欧洲市场也刮起了“消费降级”的风潮,但中国智能硬件产品却在这一背景下逆势增长,成为欧洲市场的一股清流。

据欧洲央行等机构的预测,未来12个月内欧洲民众的名义收入将有所增长,但涨幅将低于通胀速度,导致消费者信心下降,进而影响消费意愿和购买能力。然而,中国智能硬件产品却凭借高性价比、创新设计和丰富的SKU,在欧洲市场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扫地机、割草机等智能家居产品销量持续增长,智能电烤炉、智能指环等品牌也在众筹平台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向欧盟出口的高科技产品总价值高达1550亿欧元,占欧盟总进口量的32%,其中电子电信设备占比最大,达39%。预计到2027年,欧洲智能家居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561.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15%。

欧洲市场作为中国企业出海的核心市场之一,被视为品牌建设与成长的沃土。然而,欧洲市场的复杂性和碎片化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中国出口的硬科技产品虽然在全球市场上以高性价比著称,但在欧洲市场却需要面对消费者对品牌、设计和服务的高要求。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要在欧洲市场立足并实现跨越式发展,品牌影响力至关重要。RingConn联合创始人兼CEO吴昊表示:“产品是一切的根本和起点,但品牌是将企业放大的工具。要在欧洲市场实现从几千万到几个亿、几十亿的跨越,离不开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然而,要在欧洲市场建立品牌并非易事。欧洲市场语言繁多、文化多元,不同国家和地区用户对品牌认知度存在差异。这意味着企业在营销时需要针对不同市场制定不同的策略,而营销流量和红人资源等也无法复用。因此,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在进入欧洲市场前需要谨慎选择优先进入的国家和地区,以实现前期资源投入的最大化性价比。

ASMOKE智能电烤炉的成功经验表明,当地市场成熟度、用户教育程度和商业落地速度是影响市场和产品节奏的关键因素。ASMOKE在德国、荷兰等市场取得了良好的销量表现,为其进驻欧洲市场提供了重要参考。然而,即便众筹火爆,也只是艰难战役的开端。要在欧洲市场实现持续增长,企业需要建立本土团队,应对分散的渠道和文化差异。

在欧洲市场,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往往更加复杂和漫长。他们会在多个平台上检索和比较产品,从亚马逊到流媒体平台再到社交媒体群组,每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影响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要击穿层层障碍,需要打造爆品并借助多种传播方式进行种草。

物种起源创始人林源总结了爆品诞生的两个路径:一是通过众筹实现种子轮客户积累和第一笔量产交付;二是基于专利布局在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跑出爆品并形成产品矩阵。无论哪种方式,爆品的源头都是丰富的SKU和充足的产品储备。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需求和渠道结构,设计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

尽管线上渠道在欧洲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但线下渠道仍然是品牌长期发展的必经之路。经销商在欧洲线下渠道端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他们更青睐已具备营销体系和成长路径的品牌。因此,初创企业在进入欧洲市场时,需要与经销商合作并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和物流体系。

一晤未来作为先进伺服电机供应商,通过与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沙龙合作,以OEM及ODM模式为其提供核心零部件及整机设计和研发。他们形成了“发廊向经销商提出需求-渠道汇总反馈给企业-企业提供定制化电吹风”的全套交付流程,实现了与终端的良好配合协调。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英国和德国已成为进入欧洲市场的首选国家。英国与北美市场在语言、红人资源等方面有共同之处,为前期发展打下基础;而德国作为欧洲人群最大、消费力最强的国家之一,在德国站稳脚跟有助于未来打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渠道。

在欧洲中产“消费降级”的风潮下,中国智能硬件企业正凭借高性价比和创新设计抓住新的机遇,以多元方式加快迈入欧洲市场。然而,面对这片广阔而碎片化的场域,中国硬件创业者仍需保持敬畏之心,深入了解当地文化、政策和消费习惯,制定精准的品牌和营销策略,并与经销商合作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和物流体系,以确保产品顺利进入欧洲用户的日常生活中。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