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博观研究院发布了《2025年中国跨境进口保健品市场分析报告》,这份详尽的报告深入探索了中国跨境进口保健品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趋势,为行业内的相关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洞见。
报告指出,中国保健品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2013年至2023年,市场规模已经实现了超过3.5倍的增长,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突破4300亿大关,年增长率维持在10%以上。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保健品市场的渗透率和人均消费额仍有巨大提升空间,这意味着无论是巩固现有市场还是开拓新市场,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电商渠道在保健品销售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023年其占比已接近50%,其中淘系平台处于领先地位,京东和抖音紧随其后。
消费者分析显示,跨境电商的主流消费者群体为90后,年收入在10至30万之间。他们主要通过社交媒体了解产品信息,并倾向于在国内进口跨境电商平台下单。正品保障和价格优势是他们选择平台的关键因素。36至45岁的一线城市女性、36至40岁的一线城市男性以及26至45岁经济条件较好的女性是跨境进口保健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对品牌认知度高,非常注重产品质量和成分。
报告还详细分析了跨境进口保健品的细分市场。心脑血管营养品、口服美容、综合营养补充液、骨关节健康和肠胃健康这五大细分赛道占据了跨境进口保健品市场的七成份额。以辅酶Q10、胶原蛋白和氨糖为例,各细分品类的竞争格局、剂型、销售价格带、销售和内容主阵地以及关注人群都各具特色。例如,辅酶Q10市场中,CR2占比达到16%,普丽普莱占据领先地位;胶原蛋白的剂型以口服液为主;而氨糖市场中,益节品牌的市场份额高达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