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披萨连锁品牌达美乐,以其超过2万家门店遍及全球,近期却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关闭205家亏损门店。这一消息于2月7日正式公布,涉及的一次性成本预计将高达9700万澳元,约合6100万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205家即将关闭的门店中,日本地区占据了172家。尽管达美乐的首席执行官Mark van Dyck强调日本市场依然潜力巨大,但他同时也承认,公司在日本的投资需要更加精准和严格。
达美乐披萨企业作为达美乐品牌在美国以外最大的特许经营商,其业务遍布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荷兰、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营门店超过3800家。然而,面对全球市场的风云变幻,达美乐也不得不做出调整,选择关闭那些无法盈利的门店。
与在日本市场的困境不同,达美乐在中国市场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经过连续多年的亏损后,达美乐终于在中国市场实现了盈利。官方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3年,达美乐在华业务累计亏损达到11.77亿元。然而,自2022年以来,其亏损幅度逐年缩小,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51.0%,达到30.51亿元,净亏损也大幅缩减至2660.3万元。
进入2024年,达美乐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更加亮眼。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达到20.41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48.3%。更经调整净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转正,经营利润更是达到2.96亿元,同比大涨59%。这一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达美乐在中国市场的快速扩张。
达美乐在中国的扩张策略显然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11月,达美乐比萨在中国大陆的第1000家门店在成都万象城正式开业。据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底达美乐在中国大陆的门店总数为768家,全年净增180家。而到了2024年上半年,门店数量已增至914家,半年内净增146家。这一开店速度几乎赶上了2023年全年,显示出达美乐在中国市场的强劲势头。
实现千店目标后,达美乐并未停止扩张的步伐。2025年1月,达美乐中国宣布首次入驻沈阳、重庆、泰州等13座城市,并在这些新城共开设14家门店。其中,达美乐在东北地区的首家门店开业当天即创下52万元的单日业绩全球记录。达美乐中国还计划在2025年和2026年分别开设约300至350家新店。
值得注意的是,达美乐在过去两年不仅加快了开店速度,还对中国下沉市场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进入中国20余年来,达美乐的开店策略一直较为谨慎,主要集中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然而,随着对中国下沉市场潜力的认识加深,达美乐开始加大对非一线城市的开发力度。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新市场门店数量较去年年底增加了134家,门店数占比提升至60.28%。新市场门店总收入也实现了翻倍增长,达到12.45亿元。
聚焦比萨赛道,中国比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红餐大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比萨市场规模为435亿元,同比增长15.1%,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480亿元。这一广阔的市场前景为达美乐在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多机遇。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达美乐而言,价格是其开拓下沉市场的一大挑战。红餐大数据显示,达美乐人均消费约为57元,而中国本土披萨品牌尊宝比萨的人均消费仅为达美乐的一半左右,约30元。
在当前餐饮业“质价比”时代,如何在保持品质的同时降本增效,并加速抢占下沉市场,成为达美乐需要长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