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互联网大厂能源布局,能否为中国大模型“爆兵”铺路?

   时间:2025-02-07 20:13:18 来源:钛媒体APP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一则关于深圳阿里新能源公司申请“带清扫功能的太阳能路灯”专利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项专利不仅融合了太阳能发电技术,还加入了自清洁功能,让人联想到它或将成为智慧城市构建的重要一环。

事实上,互联网巨头们在能源领域的动作早已悄然展开。早在2022年,腾讯就宣布了“净零行动”,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面碳中和。为此,腾讯在数据中心屋顶安装光伏设备,建设集中式新能源电站,并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与此同时,马云实际控制的一家名为“一米八海洋科技”的公司也在海上风电和储能等领域积极布局。

更令人惊讶的是,游戏公司米哈游竟也涉足能源领域,投资了核聚变能源公司——能量奇点,并一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去年,能量奇点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洪荒70”,这一成果标志着米哈游在能源领域的投入并非玩票性质。

那么,互联网巨头们为何纷纷加大在能源领域的布局呢?这或许可以从他们的自身需求说起。作为全球性的大型企业,互联网公司的能耗巨大,无论是全球各地的总部办公楼还是产业园区,都需要大量的电力支持。因此,绿电转型成为了他们不可回避的选择。与其单纯采购能源,不如亲自下场,成为能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以腾讯为例,去年年底,腾讯在河北怀来落地了国内首个风电、光伏、储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微电网项目。目前,腾讯自建的数据中心中,绿电已经占到年度用电量的71%。字节跳动也不甘落后,发布了自建数据中心变电站设计框架的采购寻源公告,旨在提供更稳定的电力供应,降低用电成本。

除了满足自身需求外,互联网巨头们还在利用平台优势,助力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阿里与南方电网合作打造“互联网+”城市电网服务,帮助电网和发电站进行数字化升级。腾讯则投入了大量研发费用,申请了大量专利,通过基础软件创新深入到能源场景,为能源企业提供运维、数据中心建设、数据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支持。

中国绿能产业的迅猛发展也是吸引互联网巨头入局的重要因素。从电池技术到风电领域,中国企业不断刷新世界纪录,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在经济性方面,绿电评价已经在部分地区实现,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比火电更具优势。随着储能技术的推进和虚拟电厂的兴起,未来绿电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然而,全球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关税问题也给绿能产业带来了挑战。为了寻找新的增量市场,光伏储能赛道开始拓展海外市场。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巨头的大规模绿电布局更像是一次“抄底”,既能为绿电企业提供支持,又能节省电费,履行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

在人工智能领域,能源成本也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多位AI领军人物已经提出,AI的天花板其实是能源。因此,为了支撑未来天量算力的需求,能源投资显得尤为重要。国产大模型在算力和数据层面的不断提升,也证明了通过工程化对冲算力资源弱势的可行性。

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巨头们心照不宣的能源布局或许正是为了在未来的AI终局之战中占据先机。通过降低能源成本,他们将能够更高效地支持AI技术的发展,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