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曾经年收入高达50亿人民币的深圳跨境电商巨头,如今却深陷负债泥潭,负债率高达245%,这一戏剧性的转变仅仅发生在四年间。这家公司的三位创始人,在公司即将崩溃之际,早已通过精心策划的股权减持,套现21亿人民币全身而退。
这家名为有棵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其创始团队在公司上市之初持有100%的股份。然而,从2015年开始,他们开始了第一波减持,历时四年,套现金额达到11亿人民币。紧接着,2020年又展开了第二波减持,再收入囊中10亿人民币。这两波减持操作,几乎等同于公司当时的总市值。
然而,与此同时,公司的经营状况却急转直下。在亚马逊平台上,曾经如日中天的店铺接连被封禁,大量资金被冻结在平台账户中无法动用。自2020年起,公司的亏损额度不断攀升,短短四年间累计亏损超过43亿人民币。负债率的飙升更是触目惊心,截至最新财报,已经高达245.55%。面对如此沉重的债务负担,新的债权人不得不接受以每股10元的价格抵债,但此时的股价已跌至5元左右。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公司在亚马逊平台上的激进扩张策略。他们曾开设上千个卖家账号,铺货数量多达几十万种。然而,当平台政策收紧后,这种看似声势浩大的运营模式立刻显露出致命弱点。大量账号因违规操作被封,销售渠道几近断绝。
创始团队的最后一次行动发生在2022年底,当最后一笔套现完成后,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跨境电商企业已是债台高筑、岌岌可危。截至目前,公司资产已从54亿人民币缩水至不足3亿人民币,而负债仍高达数十亿人民币。尽管新的投资方已经进场注资11亿人民币试图救活这家公司,但更多的目光已经投向了这场资本盛宴的始作俑者。
回顾这家公司的历史,其创始人孙伯荣的创业往事同样令人唏嘘。2000年,在互联网泡沫刚刚破灭的深圳,年近不惑的孙伯荣携妻子金薇和好友陈进一起创立了天泽信息。他们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捕捉到了国家要求所有客运车辆安装远程监控系统的政策机遇,迅速研发出针对客车和公交车的远程管理系统,并率先打入市场。短短几年间,天泽信息从客运领域起步,逐步将业务拓展到工程机械、物流运输等多个领域。
然而,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14年。这一年,孙伯荣因涉嫌单位行贿被捕,这一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原本平静的资本市场。风波平息后,天泽信息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资产重组。2019年,他们以30亿人民币的天价收购了跨境电商平台有棵树,期望通过这次转型重振企业雄风。这次收购后,公司更名为有棵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快速扩张,营收节节攀升。然而,这看似完美的收购决策,最终却改写了天泽信息的命运。
跨境电商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超过3万家中国跨境电商企业选择了注销或歇业。亚马逊等主流平台相继收紧运营政策,对店铺的违规行为实施更严格的处罚。有棵树就是在这波政策调整中损失惨重的代表之一。传统的粗放式运营模式面临严峻挑战,精细化运营成为行业的新趋势。然而,这种转型需要付出高昂成本,对于许多中小型跨境电商来说望而却步。
在这场行业大调整中,有棵树的故事并非孤例。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商业真理:当一个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时,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终将被市场所淘汰。对于那些未能及时转型、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来说,等待它们的只能是黯然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