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罗斯商品馆在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其蓝底白字的醒目标识和循环播放的俄语歌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然而,这些店铺背后的故事却并非全然光鲜。
记者走访发现,一些俄罗斯商品馆中并非全是正宗的俄罗斯商品,而是掺杂了不少国内代工产品。这一现象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对商品真实性的质疑。对此,监管部门已经介入调查,一些因经营场所和产品资质问题不符合要求的店铺已被勒令撤店。
在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附近,记者看到了截然不同的两幕景象。一边是刚开业不久的俄罗斯国家产品馆,店内热闹非凡,各种抽奖和特惠活动不断;而另一边,则是紧闭大门的俄罗斯商品馆,店内杂乱无章,显然已经人去楼空。
据该地段物业租赁负责人透露,这家已经退租的俄罗斯商品馆最初是售卖服装的,后来才开始转型售卖俄罗斯进口食品。然而,由于市场监管局的严格检查,该店老板因无法提供齐全的进口产品证明材料而选择闭店。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近期市场监管局对俄罗斯商品馆的检查力度加大,主要涉及其经营场所的合规性以及售卖产品的资质报告。一些被怀疑打着进口食品旗号售卖国产货的店铺更是成为重点检查对象。
尽管监管趋严,但俄罗斯商品馆的热度并未因此减退。天眼查数据显示,近一年内以“俄货”为关键词搜索到的成立公司数量高达894家。这些店铺不仅以俄罗斯商品馆命名,还涌现出了如“俄比熊”、“俄北熊”等特色商家。
以“俄比熊”为例,其主体公司俄比熊国际贸易(武汉)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2月,今年3月开出了第一家门店。短短几个月内,该品牌已经迅速扩张至60余家连锁门店。据其招商人员介绍,品牌深耕俄货贸易多年,产品丰富多样,最快3个月就能回本。
然而,在这些看似繁荣的店铺背后,却隐藏着不少问题。记者走访发现,一些俄罗斯商品馆中仍然有来自越南、泰国等其他国家的产品以及国产货。虽然这些商品在价格标签上标注了非俄罗斯生产,但仍然可能给消费者带来误导。
对此,北京观韬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李洪江律师表示,在主打进口食品的门店里售卖国内加工或纯国货产品可能涉嫌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如果门店将国产或产自其他国家的商品宣传成俄罗斯进口食品,将可能受到市场监管部门的处罚。
一些消费者也反映称,在国内俄罗斯商品馆里看到的很多产品都很难在俄罗斯当地找到。即便有,也是小众选择或者配量不同。这进一步引发了消费者对商品真实性的怀疑。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中俄贸易往来的频繁确实推动了俄罗斯商品馆的兴起。然而,越开越多的俄罗斯商品店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些店铺可能挂羊头卖狗肉,甚至存在商品先出口再进口以冒充俄罗斯商品的情况。因此,这类门店要长久经营下去,最终还是要依靠品质。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俄罗斯商品馆仍然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领域。然而,只有那些真正注重品质、诚信经营的店铺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