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中科宇航的力箭一号遥6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进行了我国航天年度最后一次入轨发射尝试。然而,这次发射并未如预期般成功。在火箭三级发动机点火后的短短3秒内,火箭姿态失稳,触发了自主安全控制系统,导致火箭自毁,宣告此次发射任务失败。
中科宇航随后在午间发布了一份情况说明,详细阐述了发射失败的具体经过。尽管此次发射未能成功,但2024年我国的航天发射活动仍然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全年共进行了68次入轨发射,其中66次成功,2次失败,发射次数在去年67次的基础上再次刷新了纪录。
然而,与年初《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预测的“全年进行100次左右发射”相比,实际发射次数还存在明显差距。这一差距主要源自新兴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未能达到预期。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航天领域已经逐渐从国家指令性公益事业转变为传统航天和商业航天共存共进的局面。传统航天以攻关科技难题、拓展人类认知疆域为主要目的,而商业航天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计、配置和应用航天资源,以盈利为目标。
在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从技术到运营,我国商业航天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方面,商业航天技术能力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一些原计划年内首飞的商业火箭至今仍未进入飞行任务准备阶段,甚至发生了火箭在地面测试中意外飞离等风险事件。另一方面,卫星批量产能不足、质量不稳,星座部署进度不及预期等问题也影响了商业航天的整体发展。
除了技术因素外,政策、管理、投融资关系等也是制约商业航天发展的难点和痛点。目前,我国商业航天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导致行业突发变数增多。同时,多头管理内耗、审批环节繁琐等问题也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商业航天的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长周期特点也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资金压力。
尽管如此,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前景仍然被看好。社会普遍认为,新兴商业航天企业能够灵活高效地发掘利用技术资源,为社会提供更丰富的航天服务。因此,应当继续扶持和发展商业航天,推动其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体系化调整与改进。首先,应明确商业航天集中管理单位,统一与企业对接监管、审批等行政事宜,消除多头管理内耗。其次,需要系统性梳理航天相关法律法规,并根据时代要求进行修改和增补,将商业航天的要求从传统的“保成功”变为“保安全”。同时,还应推进公平竞争,鼓励正常的技术交流和业务来往,消除招投标、供应链壁垒,促进行业资源最优化配置。
协调资本关系也是推动商业航天发展的重要一环。一方面,需要肯定既往资本对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作用,帮助他们以合理方式获得回报和退出;另一方面,也要帮助新进入资本准确全面了解行业,形成合理预期,促进行业有序健康发展。最后,还需要引导社会舆论实事求是地看待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既肯定成绩,也看到差距,激励更多优秀人才和资源向行业聚集。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但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前景仍然值得期待。只要坚持体系化调整与改进,尊重客观规律,苦练内功,扎实推进,相信我国商业航天一定能够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