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股市场上AI芯片巨头博通的市值突破万亿大关,这一消息迅速在A股市场引发了连锁反应。其中,“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成为了资金爆炒的焦点。
12月18日,寒武纪的股价在盘中持续攀升,一举突破了600元大关,公司总市值也随之超过了2500亿元。自2023年初以来,寒武纪的股价已经实现了10倍的涨幅,与2024年2月的低点95.85元相比,涨幅更是高达500%。截至当日收盘,寒武纪的股价报617.55元/股,上涨8.34%,总市值达到2578亿元。
回顾寒武纪的股价历程,2023年1月3日时,其股价一度跌至54.56元/股的破发状态。然而,随着ChatGPT热潮的兴起,寒武纪的股价也迎来了猛烈的上涨势头。特别是自“924行情”以来,其股价从223元/股一路飙升至617.55元/股。
除了受到美股芯片股的刺激外,寒武纪的股价爆发还得益于各大指数的调仓。11月29日,中证指数公司公布了上证50指数样本的定期调整方案,寒武纪被成功调入上证50指数,新的指数样本于2024年12月13日收市后生效。同时,中证A500指数也迎来了首次调仓,更换了21只样本,其中就包括寒武纪-U等4只千亿市值龙头股,这一调整于同样日期正式生效。
然而,尽管股价飙升,寒武纪的业绩表现却引发了市场的广泛争议。有股民质疑,寒武纪前三季度收入仅1.85亿元,却支撑起了超2500亿元的市值,这显得颇为荒唐。事实上,自寒武纪成立以来,虽然营收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但其归母净利润却持续亏损。
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3月,其前身是中科院计算所的一个学术团队。该团队的核心研发人员多毕业于著名高校或科研院所,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寒武纪的云端产品线主要包括云端智能芯片、加速卡及训练整机等,这些产品是云服务器、数据中心等进行人工智能处理的核心器件。
然而,尽管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寒武纪的财务状况却并不理想。自2017年至2019年,寒武纪的营业收入虽然逐年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却持续亏损。2020年7月20日,寒武纪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成为“科创板AI芯片第一股”。但上市以来,其依然未能摆脱连续亏损的困境。2020年至2023年,寒武纪的扣非后归母净亏损分别达到6.59亿元、11.11亿元、15.79亿元和10.4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寒武纪被调入上证50指数和中证A500指数后,其股价的高位接盘问题也引发了市场的质疑。许多基民表示,寒武纪作为一个营收不高且年年亏损的企业,其股价是否存在巨大的泡沫。尽管他们不敢直接购买寒武纪的股票,但却通过ETF基金间接参与了其股价的炒作。
与此同时,不少机构已经开始大举减持寒武纪的股票。其中,南京招银、湖北招银、宁波瀚高等创投机构已基本清仓。截至2023年年末,这五家创投股东累计减持套现超过40亿元。在2023年A股减持榜前十名中,寒武纪位列第七,减持数量和金额均十分惊人。
如今,寒武纪的股价已经突破了600元大关,但其业绩表现和财务状况却并未出现明显的改善。在顶着前三季度1.85亿元的收入和持续亏损的压力下,寒武纪的未来走势依然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