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及地质大学时,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那些在野外手持地质锤,进行艰苦考察的地质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不仅需要背负沉重的设备翻山越岭,还需面对各种未知挑战,生活也往往居无定所。然而,正是这样的职业,承载着为国家寻找宝贵矿产资源的重要使命。
近日,河北省地矿局官微发布的一篇文章,让我们得以窥见地质队员日常的一天。他们清晨6点便随鸡鸣起床,在农村民房中简单用过早饭后,便携带装备踏上征程。从7点半开始,他们徒步穿越山林、涉过激流、攀爬陡坡,中午仅以面包、火腿肠等简单食物充饥。午后继续深入矿洞采集样本,直至傍晚才背着沉重的样品返回驻地。晚上,他们还要参加会议研究次日计划,整理样品和记录,直至深夜才得以休息。
在地质类高等教育领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无疑是最为突出的两所学府。它们均为211、双一流高校,并入选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那么,这两所“国字头”的地质大学,究竟谁的综合实力更胜一筹呢?
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38%,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则为94.68%。在深造方面,北京校区的深造率为31.07%,保研率约25%;武汉校区深造率为32.3%,保研率约21.3%。地域分布上,北京校区毕业生多留在北京市工作,武汉校区则主要服务于湖北省及中部地区。行业选择上,两校毕业生均广泛分布于地勘、工程等行业,但北京校区在教育科研行业更为集中,而武汉校区则在自然资源相关领域占据优势。
在对考生吸引力方面,以山东省为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山东开设了45个本科招生专业,最高录取分数线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专业的616分;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则开设了33个专业,最高分为计算机类、法学专业的609分。从报考热度来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等热门专业在两校均备受追捧,而地质类专业则相对冷门。
追溯历史,这两所大学同根同源。北京地质学院在1970年因外迁而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后迁往武汉并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在北京原址则设立了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为后来的北京校区奠定了基础。1987年,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总部在武汉,北京设分部。直至2005年,两校正式分家,独立办学,但仍共享无形资产和校友资源。
在学科建设方面,两校均拥有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双一流学科也完全相同。然而,在专业建设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略胜一筹。该校拥有更多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且在专业评级和软科排行榜中表现更佳。
尽管如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仍凭借其地理位置和热门专业设置,吸引了大量考生报考。这既得益于北京优质的资源平台,也与其开设更多热门专业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