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资本市场对永辉超市的股价表现投以了极大的关注,其股价连续攀升,引发市场热议。若能在当前价位顺利套现,投资者叶国富无疑将收获颇丰。然而,目前交易仍在进行中,且叶国富此番动作似乎并非简单的炒股行为。
针对这一系列市场动态,业内人士从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试图解答几个关键问题:永辉超市的真实资产价值究竟几何?名创优品的现金流能否支撑其面临的资金压力?以及胖东来、永辉超市与名创优品三者之间,在理念与模式上的兼容性如何?
首先,从财报数据透视永辉超市的资产状况,近年来永辉超市深陷亏损泥潭,净资产持续缩水。截至最近披露的三季度财报,其净资产已降至57.95亿元。9月23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骏才国际将接盘公司29.40%的股份,交易总额高达62.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交易价格远高于永辉超市当前的净资产价值,且名创优品作为骏才国际的实控方,将为此付出巨额资金。
然而,永辉超市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其短期内到期的负债远超自身短期偿债能力,流动资产仅为171亿元,而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高达226亿元,存在55亿元的偿债缺口,整体负债率也高达87%。这意味着名创优品的收购款项,仅够填补永辉超市一年内的偿债资金缺口,而这些资金将直接支付给永辉超市的前大股东。
永辉超市的现金流状况同样堪忧,已急剧减少至36.86亿元,同比降幅超过44%。其中,还债是导致现金流迅速恶化的主要原因。由于连续亏损,永辉超市的现金流入已无法满足支出需求。2021至2023年,其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超过83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又亏损6.9亿元。
另一方面,名创优品自身的现金流也并不宽裕。尽管其通过这笔交易直接掏空了现金储备,但面对内生性增长难题和商业模式向重资产化的转变,名创优品的长期资金压力同样严峻。截至2024年9月底,名创优品的现金余额为62.84亿元,与交易金额相差无几。名创优品还面临着业务扩张带来的资金需求,进一步加剧了其现金流压力。
名创优品的增长高度依赖门店规模的扩张,而非单店销售额的提升。近年来,其直营门店数量大幅增长,打破了以往的轻资产模式,加重了资金压力。同时,名创优品在海外市场的扩张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直营门店数量大幅增加,而第三方门店增幅较小。这种商业模式的转变,已经转化为名创优品沉重的资金负担。
胖东来模式与永辉超市及名创优品在多个方面存在格格不入之处。胖东来以价值观驱动、利益分配公平、聚焦本土市场及提供极致服务著称,但其业务仅限于河南许昌、新乡等地,门店数量有限。相比之下,永辉超市和名创优品则是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零售商,需要大规模、高周转的生存能力。
胖东来模式在本土市场拥有极高的渗透力和特色供应链,通过畅旺的销售、优质的服务及创新能力建立了定价权和竞争护城河。然而,这种模式的可复制性差,难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同时,胖东来与名创优品在本土化与全国性零售、非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存在根本性冲突。
胖东来常年将80%以上的利润分给员工,这种分配制度难以被上市公司所复制。名创优品虽然也强调将不低于50%的调整后净利润作为分红,但其根本驱动力在于股东利益及股价上涨预期。这种差异导致名创优品难以复制胖东来员工积极性和极致服务的优势。
永辉超市的管理团队在过去的表现并不理想,其转型尝试也未能扭转颓势。名创优品虽表示不会深度介入永辉超市的日常管理,但永辉超市的胖改计划仍依赖于其原有的人才梯队。因此,胖改的成功与否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胖东来的经验虽然已开放多年,甚至为整个零售界提供支持和帮助,但这种经验并非永辉超市的专属优势。同时,国际零售巨头如沃尔玛麾下的山姆中国也在中国市场迅速扩张,对永辉超市构成强大竞争压力。
尽管叶国富提出了可选消费(名创优品)+必选消费(胖改永辉)的业务协同构想,但从消费群体来看,两者几乎没有重叠性,所谓协同效果并不明显。目前胖改尚未有长期业绩数据出炉,但其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显而易见。